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我在春秋当楚王 > 我在春秋当楚王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9 章平反太子建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我在春秋当楚王 章节目录 第39 章平反太子建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而在端木赐与公孙胜返楚途中,楚国朝堂之上也为公孙胜的安排产生了分歧,并且分成了两派,两派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纷争。

    以丰城君为首的一派建议楚王熊章将蔡地封给公孙胜,封公孙胜为蔡君,并让他担任右尹之职。

    好家伙,这丰城君好大的口气,楚国得蔡县至今也不足十年的时间,而且这蔡县曾经是蔡国的国都,人口有近两万户,在整个楚国诸县当中也可以排在前列,如此富庶之地要给这公孙胜,引起令尹子西和左尹子期等人的严重不满。

    更何况,这丰城君还请楚王加封公孙胜为右尹之职。

    右尹排在左尹之后,按照楚国的惯例,若是令尹离职,一般是左尹接任,然后右尹接替左尹的位置。

    在子期担任左尹之前,楚国左尹和右尹的职位都是空缺的。

    如今令尹已经五十多岁了,左尹也有五十岁了,这两人在如今这个年代肯定属于年老的阶段了,这丰城君想让公孙胜担任右尹,恐怕就是想让公孙胜以后接子西和子期的班,成为楚国的令尹。

    要说这丰城君没有与公孙胜勾联,楚国朝堂之上没人会信。

    对于丰城君的异想天开之言,令尹子西、左尹子期等人进行了严厉的批驳。

    公孙胜虽是太子建的儿子,但于楚没有半分功绩,怎么能将蔡县和右尹之位给他,若是无功而能身居高位,那其他的公子公孙要如何安排。

    令尹子西提议封公孙胜为白君,将楚郑相交处的白地分封给他,白地是一处千室之邑,也不算亏待了故太子建的儿子。

    令尹当初同意迎回公孙胜不过是出于对太子建父子的同情,且楚王熊章也需要向国人展示大度的一面,但绝不是想让公孙胜回来给楚国带来动荡的。

    熊章坐在台阶之上,看着两派之人激烈交锋,脸色没有半点情绪,心里却在默默的思考公孙胜和丰城君的关系。

    或许,这丰城君是想将公孙胜推上令尹之位,从而改变楚军政治格局?

    毕竟令尹子西执掌楚国政权已经二十多年了,时间久了,就会遭到有心人的憎恨。

    “目标是子西、子期?”熊章心里暗暗猜测。

    不管他们都目标是不是让公孙胜取代子西担任令尹,子西都不能倒。

    这两年,熊章和令尹子西已经形成了政治默契,两人互相配合的情况下,楚国也算是政通人和。

    不知道什么时候殿内的争吵一下就安静了下来,这让熊章也回过神来。

    既然双方都说服不了对方,令尹和丰城君只能将决策权交给熊章。

    毕竟熊章已经给他们树立了一个精干而有主见的形象。

    熊章看到殿下众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他也没有任何不适,他对于公孙胜的安排也是思虑了许久,心里也有了决定。

    “公孙胜是昭王之兄,故太子建之子,也是寡人的兄长,让熊章客居吴国多年,是寡人的过错,且昭王曾对寡人说过,故太子建贤明,但却被奸臣费无极所害,是楚国社稷之不幸,昭王一直引以为憾”

    说到这里,熊章是目光扫视了一眼殿下诸卿大夫,而后继续说道:“寡人决定,给故太子建恢复名号,加封谥号,并准许入祀楚国宗庙,传召楚国各地,咸使闻之”。

    “大王英明”,令尹和左尹相视一眼,眼中尽是激动之色,连忙向楚王熊章拜谢。

    子西和子期都是平王的庶子,他们年龄只比太子建小了几岁,他们跟太子建也是感情甚笃,后来太子建被平王以勾结晋国之名追捕,而后死在了郑国,子西他们虽然悲痛和不忿,但为了匡扶楚国,他们只能一心辅佐昭王。

    现在楚王熊章不仅以王命恢复太子建的名号,洗去了太子建背负的污名,还让太子建入祀宗庙。

    不仅是子西、子期,就连许多被丰城君拉拢的一批卿大夫也是向熊章真心拜谢。

    毕竟,对于太子建,楚国确实有很多国人和卿大夫心生同情。

    “大王英明”,丰城君面色阴郁,不情不愿的向楚王熊章拜谢。

    “不知大王对公孙胜如何安排?”,丰城君不死心的问道。

    熊章对于丰城君的话,淡淡一笑,道:“就如卿之言担任右尹之职,另赐其享食邑千户”。

    “大王英明,臣奉诏”,令尹子西一听楚王熊章的话,立刻就躬身领命。

    朝中大部分人也都跟着奉诏。

    丰城君见此心中暗恨不已,对于楚王熊章的手段也越发忌惮。

    厚封太子建,赢得朝中那些同情太子建的卿大夫的感激,而公孙胜只得了一个食邑千户的虚封,让丰城君也无话可说。

    好在右尹的位置还是落到了公孙胜身上,结果不算太坏。
>>>点击查看《我在春秋当楚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