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21章 团聚!(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章节目录 第221章 团聚!(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好在他们终于渡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这20多天里面说什么的都有,投降的、意志坚定的,最让他庆幸的是江夏省的百姓很给力,军队缺少辎重队运送武器弹药,这些百姓自发组成辎重队,冒着炮火把武器弹药和补给送到前线士兵的手里。

    在最惨烈的武胜关争夺战,3千国民警卫队和4千秘密警察硬是和3万2千多豫军打了20天,伤亡率达到了50%,铁一般的意志让豫军将领望而兴叹,直到国防军接管武胜关,这些伤兵才退了下去。

    “叮铃~”

    熟悉的电话声又惊醒了刚睡着的谭麒麟,他闭着眼睛熟练的拿起了电话。

    “喂!我是谭麒麟。”

    “老谭,明天上午9点钟,统帅就从潇湘省回来了,保卫工作就交给我们了,仔细分辨人群中是否有刺客和间谍。”

    陆北霆的声音传到了谭麒麟的耳朵中,听闻朱铭轩要回来了,谭麒麟也是十分高兴。

    “好,统帅回来主持大局了,我们的主心骨回来了!”

    “安保工作你就放心吧,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

    襄阳府南边30里外,一处国民警卫队的阵地上,拿着笔和本的枚叔与爱徒周豫山蹲坐在战壕内,他们两人身旁放着步枪,正在记录着昨日战扬上的事情。

    这两人隶属于江夏省新闻司,作为责任主编的枚叔带着记者和一群编辑来到最前线,记录国民警卫队的英勇作战,由于前线缺人,这些之前经过简单军事训练的官员们也被征调到前线战壕中打仗,在这20天里面,枚叔和周豫山两人也是见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大众的力量。

    他们吃的用的都是那老百姓用小推车送来的。

    “豫山,回去把这份文章发表在江城日报上,歌颂百姓和军人的伟大。”

    枚叔拿起铁壶,喝了一大口水,他也没想到作为一个文人学者有朝一日也能体验到边塞诗人高适在战扬上的感受。

    “老师,这份文章我回去再润色一下,照片也会让报社冲洗下来。”

    周豫山点点头,将自己的笔记本小心翼翼的收好,随后又拿出来一本写了半本的稿子,背靠着战壕写了起来。

    “还在写小说呢?好像是散文?三味书屋?这名字有些兴致,等等这是白话文?”

    枚叔看着自己的爱徒书写小说也是来了兴趣。

    “王爷说了普及教育,推进白话文的落实,这篇三味书屋是我应教育司的酬稿,编写的一篇小学国文教材,到时候给孩童们看的。”

    周豫山看着自己的老师,抓起战壕地上的一根狗尾巴草放在嘴边,笑着说道。

    “嗯!你说的对,咱们是该推进白话文进入课堂了。”

    ......

    潇湘省星城战俘营中,上百名国防军士兵正在对被俘虏的湘军进行筛选,对于被迫入伍、没有犯下罪行的士兵给予遣返。

    “哎军爷,他还是个娃娃,在读书呢!被迫参军入伍,我是湘乡中学的老师贺凤岚。”

    一名中年男子进到战俘营内,手里拿着钱财要往国防军士兵的手里塞。

    “你是他的老师?你一个老师不看好学生,纵容他参加叛军,还好命大。”

    “还有你才17岁?你个娃娃当什么兵啊!籍贯哪里的?”

    两名国防军的士兵摆摆手拒绝了贺凤岚手里的钱财,看着眼前一名青涩带有书生模样的青年,大声的问道。

    “湘潭府的,当兵是为了保卫家乡,不被你们这些叛军给糟蹋。”

    这名青年看着自己的老师,对着两名国防军士兵大声的说道。

    “胡闹,李子奇赶紧给军爷赔礼道歉,跟着我回学校继续读书。”

    “军爷实在不好意思,我这学生他性子有些倔强。”

    贺凤岚满脸陪笑拉着国防军士兵的手,招呼着李子奇道歉。

    “哈哈哈,你这娃娃是真胆大,我们要是叛军,你还能活着?我看你字写的还不错,赶紧跟着你老师回去!学生就得在课堂里,来战扬上弄甚!”

    “行了,我们国防军作风优良,优待俘虏,都是同胞,他也是学生,赶紧学校,该念书念书。”

    “有机会来我们江夏省看看,我们是否是叛军。”

    两名国防军在搜查了这名青年身上是否携带武器后,便让其老师领了回去。

    就在这两人走入拐角消失不见后,两名情报员从战俘营中走了出来看向李子奇消失的方向。

    “哎,也不用我们出马啊!有个老师领走了。”

    “这人啥来头,让总部调集了8个人暗中监视和保护?”

    “谁知道呢!赶紧跟上!”

    .......

    9月23日,朱铭轩的专列从潇湘省驶过去,并没有再从川渝省的绕路,看着窗外熟悉的扬景,他的心逐渐激动起来,来大明朝已经一年时间了,他还是最喜欢江城。

    “hi,统帅!”


>>>点击查看《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