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贫家子的科举日常 > 贫家子的科举日常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8章 代步(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贫家子的科举日常 章节目录 第38章 代步(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因儿子给家里赚了一大笔他这辈子都还没见过的银钱,杜志才着急想回去和他爹说话,便不解地问儿子:“东西不都卖出了吗?咱还留在镇上要干什么?”

    杜蘅之失笑提醒:“爹,以后咱不管是做了温柿还是山楂糕或罐头什么的,都需往镇上经常送货的,这不得去牛马市买个骡子车什么的送货使?”

    被儿子这么一提点,杜志才立时反应了过来,“可不得买个牛车啥的!你说的对,这里的牛马骡子确实比县城卖的便宜!”

    离着边城近,牛马骡子等的多,价格自然是比旁处便宜的,父子两个这么牛头不对马尾的一通说,就相跟着又去了牛马市。

    听了牛马市的经济解说,杜蘅之得知马并不好养活,它不仅需要谷物精料好生喂养,还需养的人经常给其刷毛洗澡的用心侍弄,养起来成本太大还耗人力。

    他们这样的普通人家,为了送货,不如买头骡子或者毛驴好使唤,买马且还不值当。

    杜蘅之深以为然。

    牛马市的经济便是带人买牲口的中介,靠买卖牲口抽成赚钱。

    杜志才则觉得买牛最好,力大能耕地,拉车稳成还好使唤。

    “爹,牛跑得慢。咱要送货路上经常跑,还是骡子或毛驴跑得快,更方便。要不然,咱都买了。”

    “都买了?”杜志才惊愣间,看向财大气粗的儿子,虽说这银子确实是儿子自己赚到的,但他这儿子花钱也太大手大脚了吧?

    他们一个村子就那么两户有牛的人家,一户是里正家,他家田多近四十亩人少,没牛耕地且不行。

    一户则是老孙头,他是村里的外来户,老婆死得早,就一个儿子,辛苦拉扯大了这个儿子,小时也送到镇上和他大哥一起读了几年书,后来不读了也算出息,在镇上做着山货经济的买卖。

    因此,他这才有钱给自己老爹买牛车,他们村里那往返镇上的牛车就是老孙头的。

    杜蘅之点头:“都买了,咱手里的银钱是足足够了的,这样以后不管种地还是拉车送货,咱都不用担心了。”

    杜志才固执的摇头,“说来银子是你赚来的,你想怎么花销,爹也不好强拦着。可若是这样买,咱在村里那就太出风头了!咱穷人乍富的,这样子大手大脚的花销,爹思前想后的,总觉得不大好!”

    杜蘅之到底小瞧了自家爹,没成想他爹竟有这样的觉悟。好吧,低调是王道,他爹说的有些道理,那他们还是先买一头。

    且,他不认为,他们就算买一头回去,也能低调了的。不过,比起买两头,总是低调些的。

    既然只买一头,那是买牛还是买骡子或毛驴呢?

    问题重新回到眼前,杜蘅之说服不了他爹,他爹也说服不了他。

    两人避着人经济商量许久,最终经济等不及了,走上前问清楚原因,就给他们出了个主意。

    经济建议他们父子两个猜拳定胜负,谁赢了就听谁的。

    父子两个都喜欢实在好使的东西,也就是喜欢物美价廉的。骡子因为脾性不如毛驴温顺,还不能配种再生,直接就在这父子眼里落选了。

    好在,杜蘅之运气好些,猜拳最终他赢了,他们便选定了买毛驴。

    成年的母牛一头需十一二两银,骡子则是一头十两上下。

    骡子只是不能生,拉车干活还是挺好用的,至少它比成年驴有耐力,因此价钱只比牛差那么一点。

    一头四五岁的好一些的母驴需要六两银,成年的十岁到十五岁上下的则要七八两,驴的寿命三十年左右。

    而杜蘅之想买的这头母驴则有五岁,要价七两。

    若是他们带那头母驴生的小驴一起买,卖家则出价十二两。

    这个价钱,相对来说却有些高了。毕竟母驴还未长至出力最好的时候,小驴则是刚产的公驴,还不能干活,需得费饲料养上两年才好。

    比较来去,杜蘅之和他爹衡量一时,还是觉得这个好,一下子就买两头,钱花的还不太多,这是比较划算的。

    他父子两个带着经济和这卖家拉扯商量许久,最终杜志才都气得不要买了,说是有这钱,他还不如去买头好牛,何必非要买毛驴。

    看来,他是一直念念不忘想买牛的。

    牛马市的行情,经济十分清楚,他眼看这单买卖要黄,自己得不了抽成,忙拉了卖家商量。

    卖家也知道自己出价高,经济给了台阶,他真怕买卖不成,忙好声好气地拉住了年纪不大,却始终淡定如一的杜蘅之。

    杜衡之父子一看就是会说话会讲价的儿子拿主意。

    最终,在经济的调解劝说下,双方谈定了两头一共给十两的价钱,且经济的抽成费二百五十文由卖家承担。

    两头毛驴,卖家其实一直想卖十两半银子的,可这价钱确实还是虚高了点。

    他那头小公驴年纪小不能干活,且还不能配种生小的。大部分人都看不上它,不想买它。所以,他才如此搭着卖的。

    杜蘅之
>>>点击查看《贫家子的科举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