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贫家子的科举日常 > 贫家子的科举日常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1章 达成目的(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贫家子的科举日常 章节目录 第21章 达成目的(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杜大满叫来三房人去了他屋,重新又商量起了分家的事。

    最终分家商量的是,杜大满跟着大房养老,各家以前住的什么屋,如今就还住什么屋。

    三房夫妻住的屋差些,不是砖瓦房。

    杜大满没什么存银,就跟前应急的近二两银。那近二两银他一直没敢动,而是将剩下十四两多欠债银子让三房少承担了一两,他家分得欠银四两。大房同样如此。

    二房则承担欠银六两。

    还剩下的那十四两多点的欠债零头,杜大满给补上了。家里没养猪,主要是没粮食养不起,就只养了六七只鸡。

    将鸡一家分了两只,多头的那一只,杜大满自己留下了。

    家里十亩中田,两亩下田,杜大满占两亩中田,大房占四亩中田,其他两房则各占三亩田,其中各都有一亩下田。

    除此以外,家里粮食不够吃,还有赁的邻村赵地主家的十亩下田打粮食,也同样是分给大房四亩,其他两房三亩。

    大房承担养老,分的地多且好,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哪怕事实上,如今杜大满还真用不上大房养老。他自个身体还算硬朗,是能养活自个的。

    说是让大房养老,无非是杜大满想贴补大房罢了。

    李家家风还算可以,没因那三瓜两枣争抢什么,也没因那看着不少的欠银起什么口角。

    如此分家,杜大满这个大家长很是满意,但对二儿子一家不免愧疚,毕竟他家担的欠银最多,为此杜大满想着以后多补偿些二儿子一家。

    大房孤儿寡母,种地不能,读书也未成,杜大满便做主将大房的地又租给了其他两房。

    这样的话,除了每年粮税,剩下的收成,其他两房且每年还要给大房交六成,自己则留得剩下的四成。

    再有,分了家,以后各房挣的钱,就不必再上交给家里了,也就是上交给杜大满这个大家长了,自顾自的便是。

    大房如此占便宜,李氏本不答应的,最终还是被杜大满以及其他家人以“不答应就是不孝”等理由给强行劝了下来。

    杜大满的那两亩地,他说要自种自吃,也没让家里三房儿子分家后给他交什么养老钱和粮食。

    之后,杜大满安抚其他两房:“等家里欠银还清了,咱就请里正过来,写了分家文书正式分家,你们且不要太着急。”

    杜志才和杜远才忙争先恐后抢着说道:“儿子没有!儿子——”

    杜大满有气无力的摇了摇手,让他们不要再说了。

    “你爹我没什么本事,给你们分不得什么家产,以后就靠你们自个了。虽王氏昨个晚上说了,即便苒之哥儿考中秀才,分了家后,她也不占苒之哥儿这秀才的便宜。

    因着你们大哥,我不敢保证苒之哥儿以后就能中秀才,但中了,好处也少不了你们的,你们放心就是。这个家终究是亏待了你们,尤其是二房。

    如此,也不枉费我这个爷爷偏袒他们大房一扬;也不枉费这么些年来,你们其他两房帮着供养了他们大房读书人一扬!”

    此时,在堂屋的一众人仍然是李氏带着大儿子,其他两房夫妻两个。

    李氏喊了大儿子杜苒之,让他给他们叔伯磕头,感谢叔伯婶娘们的照顾。

    其后杜志才又提起让杜苒之将他爷养老银和养老粮食都写到分家文书上的事。

    写多少,他不知道,他只看着他爹杜大满,让他爹给拿主意。

    杜大满摇头,“我怕得什么,还怕你们不孝顺我不成?这些等正式分家了再说吧,如今就这样便成。”

    却原来,虽不正式分家,杜大满还是让杜苒之写了文书,只是这文书没村里里正和杜家族老给做见证,并不正式罢了。

    杜大满不给自己争取利益,他这三房子孙却不敢不孝顺,最终还是李氏商量其他两房,给杜大满定了一年各房给其半两,粮食两石的养老。

    而且,这养老钱和粮食,三五年还需看情况后再改的,一般当然都是往多的改。当然也有日子越过越差而往少了改的。

    杜大满拗不过三房人,且嫡长孙杜苒之已经将这些写在了分家文书上,他便让杜苒之补充写了,说是这些养老承诺等家里正式分家后再施行。

    如今三房都有欠债,眼看着家里穷得都吃不上饭了,他再要养老银和粮食像什么话?何况他要,他们也交不起。

    总之,这两三年里,他们能还了债就算好了。

    那养老银他本嫌多。

    村里老人要是分家,都是一房儿子给上三百文或三百五十文,多的有给八百文到一两的。但那也是极少数的人家,譬如村里的吴里正家里。

    后来他想了想,给了他,他看谁家困难,再贴补回去好了,便没再多说什么了。

    自此,李家三房算是意思意思的半分了家,却还未正式分家。

    尽管如此,三房众人还是满意的。

    杜蘅之只道,只要达到“三房人不在一锅里搅”的目的就好了。

  
>>>点击查看《贫家子的科举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