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陛下你该造反了 > 大宋,陛下你该造反了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3章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第1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陛下你该造反了 章节目录 第33章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第1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脑海中却是一刻不停的转动着,一个王朝的覆灭,固然会有很多因素,如宦官弄权、外戚干政、官员贪腐政治败坏等等,这些因素伴随着人类出现国家以来每一个王朝。

    在出现工业革命之前,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抗风险能力是非常薄弱的,如果王朝处于初期时候,农民手里的土地是能养活一家子人的。

    随着人口的繁衍,这种单一的经济模式便难以承载人口爆炸的压力,田地的亩产是确定的,由于生产力的薄弱、即便是加上新开荒出来的田地,也是难以养活成几何倍增加的人口。

    加之历朝历代土地兼并,是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以历朝历代王朝的体制,是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所以便有了一个魔咒一般的存在。

    那便是没有哪一个王朝能延续三百年以上的,这是后世人们研究古代历史得出的结论。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便是土地兼并,在封建王朝的行政体制下,这个问题被无数次的验证过,是无解的。

    以至于有国外的学者黑格尔也说过:“从本质上来讲,中国是没有历史的,它不断重复着王朝的覆灭更迭,其过程中整个国家没有任何进步。”

    此言虽然有失偏颇,但其也有可取之处。

    那些诸如宦官弄权,外戚干政,官员腐败等问题,不是王朝覆灭的底层逻辑。

    哪朝哪代没有贪官污吏?

    没有权力斗争?

    老子老早便说的透彻得很:“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逆熵本就是生物的本能,不限于人类,这是无可避免的。

    一个王朝从兴盛到覆灭的过程,确实是有着某种特殊的规律的,虽然到后期引发王朝覆灭的因素各不相同,但底层逻辑说到底还是经济问题。

    百姓失去的土地汇集到权贵手中,而权贵有的是办法避税,朝廷无钱,便只能把更加沉重的赋税压力压在底层百姓的身上,至于对权贵动手?

    那是不可能的!

    也不是没有皇帝想要向权贵阶层征税,不过都扛不住随之而来的反扑,毕竟维持王朝运转的便是这些人。

    严格意义上来说,皇帝才是天底下最大的地主,再英明的皇帝,他首先考虑的是维持家天下皇权的稳固,以此为基准,其他的才是过后需要考虑的。

    宋子清看着远处巍峨的皇城,再看看那边马行街上逐渐热闹起来的氛围,一时间有些怅然。

    想要改变皇帝的其他想法,是可行的,不过这一切的基础便是维持家天下皇权的稳固,让皇帝去革自己的命?

    那是不可能的,不只是皇帝不会,依附在皇权之下的官员群体也不会如此!

    “不过,似乎也不是没有办法……那位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似乎也不是自愿的。”

    宋子清低声喃喃,他既然来了,那便要留下些什么才对,便是穷极一生达不到那个程度,那也算是推动了历史的进程,加快了这个过程。

    他要做的,便是送给这个时代一颗外表裹着蜜糖、香喷喷、让皇帝到群臣都垂涎欲滴的东西。

    至于东西里面到底是毒药还是什么其他的,也得吃了才知道。

    至于吃与不吃,他不用怀疑,这个时代没有人能拒绝那种诱惑。

    当雪球滚动起来,想要停下,那是不可能的,依附在雪球上的那些雪花不会答应,挡在雪球前面的那些,也终将变成雪球的一部分。

    宋子清无法预料那颗雪球会滚到什么地方去,但再坏,也坏不过如今这般模样。

    来到这个时代的这些天,他虽然没有接触过底层百姓的生活,但却是能想象的出来的,他的那个时代,饿肚子的国家多了去了。

    想到这里,宋子清脑海里突然冒出那晚上偷他玉佩的那个小贼,那便是这个时代最繁华城市里的底层人。

    “呵……不管如何,解放生产力,是一切的根基,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些东西是自下而上的,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生产力的改变,必然能影响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改变,必然能催生出变革。”

    宋子清的话随风飘散,他回到房间,收拾了一下,便从小楼走了出来。

    赵祯余下的笔记,他也不着急去看,猜都能猜得出来写的大概内容,规律性的东西,是不会有什么变数的,他之所以让皇帝去总结,无非是先种下一颗种子而已……

    而要让种子发芽,还需要其他的催化剂来辅助。

    和守在小院外面的祝彪与杨厉打了个招呼,三人来到花厅,李芸娘指挥着府上的人正在清理池子里的污泥。

    见到宋子清,她赶紧上前,笑着盈盈一拜道:“郎君,今日奴婢差了人去买了一尾鲜鱼,那卖鱼的说是今日刚刚从黄河捞上来的,可鲜呢……”。

    宋子清点点头,心情轻快了起来,问道:“有多大?”

    “嘿……足足有十几斤呢!”

    李芸娘比了一个手势,
>>>点击查看《大宋,陛下你该造反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