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晚明大军阀 > 晚明大军阀目录 > 章节目录 第62章 明军营兵(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晚明大军阀 章节目录 第62章 明军营兵(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来嘛,林从之的手下有三千左右的兵力,这其中包括辅兵两千余,战兵八百。

    辅兵的作用是开战之前打头阵,消耗对方箭矢储备以及摸清敌军虚实。

    俗称为“炮灰”。

    不过即便是炮灰,倒也比破落军户组成的乌合之众好一些。

    最起码人家毕竟属于“营兵”系统的一员,战斗力自然要高不少。

    而那八百战兵,才是林从之这个守备将军真正压箱底的宝贝。

    是他的心头肉。

    要是一战报销个成十上百,林从之比死了爹娘还难受。

    当然了,作为堂堂守备,大明的正四品武官。

    他还有一支真正的“亲兵”部队,大约在五十人左右。

    再多,林从之就养不起了。

    要知道这些亲兵可都是正儿八经的骑兵,胯下的马和身上的甲昂贵无比。

    养这数十号骑兵,已经几乎把他的家底掏空了。

    言归正传,林从之无奈向杨同知表示,自己虽有数千兵马,能调动的却寥寥无几。

    否则容易出岔子啊。

    这思明府周边土司众多,麾下的蛮军十分骁勇,近些年那些土王个个野心勃勃,极其不老实。

    杨思远面无表情的听完这席话,随后把二郎腿一翘,不紧不慢的喝起了茶。

    上官叫你来是解决问题的,不是提出问题的!

    个中干系,他堂堂同知岂能不懂?

    轮得到你这粗坯多嘴。

    “林守备啊...”

    “此事是巡抚大人交代下来的,上头可是极其关注的。”

    林从之心中一叹,犹豫了一下只好拱手道:

    “下官遵命!”

    回到府中后,林从之立刻将几个手下叫了过来。

    吩咐哨官李忠平领战兵两百.辅兵八百,总数为一千人的大军去那裴山县剿贼。

    另外,他还拉出了十五名亲兵,供那李忠平使唤。

    “忠平啊,此战宜速战速决!”

    “一应粮草和民夫,自会有沿途的官员送上。”

    林从之语重心长的说完后,将一沓文书递给对方。

    “遵命!”

    ......

    秃子岭上。

    经过“大将军”近日的一番折腾,“保乡军”又组建起了一个“炮营”。

    总编制在七十人左右,另配有相应的骡马牲畜供其驱使。

    除了四十多名炮兵之外,剩下的三十多人则充当杂役。

    “炮营”中,目前拥有三斤炮十门,短身小炮三门,其中一门便是得自那卢府。

    至于剩下的火炮,比如那三门六斤炮由于机动性比较差,已经安放在寨墙上作为炮台使用。

    而之前屡立奇功的“碗口炮”,由于射程有限,只适合做防守武器。

    因此也被临时安置到了寨墙上。

    有了程安国和李征作为“保乡军”的炮营顾问,炮兵们已经可以慢吞吞的操炮了。

    虽然还没有准头可言,但最起码是可以打响了。

    另外,徐晋还交给了“匠部”两个重要的任务。

    一个是想办法把“土制手榴弹”的威力再提升提升,另一个则是看有没有可能造出“弹簧”这种玩意。

    徐晋之前虽然琢磨出了“手榴弹”这个玩意,但那会条件不足。

    只能用将火药填充至陶罐中,再配上铁棘碎石之物,点燃引线后看准时机扔向敌群中。

    这种武器虽然在打那些军户时露了个脸,但大家却对其效果不是很满意。

    因为缺陷是在是太明显了,抛开威力不谈。

    陶罐这东西,大家都知道很脆,如果算不好时间直接扔在地上就直接碎了,里面的火药自然也就不会爆炸,根本没有杀伤力可言。

    在阵战之时能掌握好引线燃烧速度的,无疑不是心理素质极其出众的家伙。

    换句话说,这玩意根本不适合普通士兵使用。

    惊慌之下估计连自己都炸了。

    因此,徐晋命令匠部研究用铸铁做壳的“手榴弹”,如此一来不但威力更大,使用起来也更为的安全。

    这并没有什么难度。

    没过两天,“副总工”李老铁匠便做出了一个样品。

    此物的外壳上有许多的纵横的预留槽,如此一来爆炸之后便会产生无数的破片杀伤敌人。

    其内部可以填充一斤的火药,加上这个外壳,总重量差不多在两斤半。

    一番测试过后。

    新式铸铁手榴弹的威力让徐晋十分满意,这东西要是扔进敌群里,一下报销七八人个不成问题。

    只不过要把这玩意扔出十几二十步,没点臂力还真不行。

    他琢磨者是时候得训练出一批专业的“掷弹兵”了。

    而“弹簧”这个东西,徐晋之所以如此重视,原因无它。


>>>点击查看《晚明大军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