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穿越明郑王朝郑经:开局施琅攻台 > 穿越明郑王朝郑经:开局施琅攻台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9章 收服“明党”(4):死间计划(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穿越明郑王朝郑经:开局施琅攻台 章节目录 第29章 收服“明党”(4):死间计划(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联想到中午的时候,唐王妃看《先王实录》的读后感,就是觉得郑成功没有处理好派系之分,甚至是人为制造了派系。

    此刻,一种大胆的假设在他的脑子里显现:有没有可能,党争是郑成功有意安排的。

    他搀扶起了王信,让他相对而坐,这会儿开始,可以说是聊天了。第一次让王信有了“王党”们才有的待遇。

    “当初,先王巡视台湾,命身为世子的殿下留守金门、厦门,在此期间,永历爷被害、郑将军(郑芝龙)被斩、郑氏祖坟被挖的消息先后传来,先王在台一病不起,弥留之际,召见了臣。

    先王问臣,世子可堪大任否?臣答道,若有忠臣良将辅佐,世子必能担当大任。然先王黯然地摇了摇头,说了一句竖子不堪大任。”

    “嘶……”不得不说,这话比之前听过的所有话都不好听,但郑经觉得真他娘的解气!反正说的是前身,前身的确不堪大任,看来郑成功心里也是门清儿。

    “然后呢?”郑经这会儿已经等不及想听下去了,开始主动发问。

    “非常之时,再换世子已无可能,不仅是时间不允许,更是没有那个条件。其他的几位公子年纪尚小,先王的几位弟弟们则各怀鬼胎。先王还是只能传位于殿下。

    然,先王所虑,并非止于此。

    一者,王弟郑袭野心勃勃,长久窥视王位,且郑袭身在台湾,殿下您当时在厦门,倘若他伪造继位诏书,王位传承便是坏了。

    二者,殿下您过去那些事,让先王放不下心,倘若您继位以后,依然不以江山社稷为先,那先王的心血、复兴大明的重担,都将成空。”

    王信的话,可以说越来越接近郑经心中所想,但远比郑经想的复杂得多。这一切,可能从头到尾都是郑成功的筹划。

    “对此,先王作出了安排。为给殿下肃清郑袭的威胁,密令黄昭、萧拱辰等在其薨逝后,怂恿郑袭直接继位,待殿下靖难之际,再率台湾各军镇拨乱反正,诛杀郑袭一党。

    因为直接诛杀郑袭一党,难免让先王或者殿下,落得个残害宗族之名,如此怂恿他继位,那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可谓是名正言顺。

    然殿下您还是念及同宗之情,靖难之后只是软禁了郑袭,却斩杀了黄昭、萧拱辰等人。当然,他们死得其所,为了先王的布局,他们死得无怨无悔!

    这个计划被先王定为‘死间计划’,如今知情者只剩下臣一人。”

    郑经震惊了。他万万没想到,历史上郑经的靖难,竟然是这么个真相!从头到尾竟然是郑成功的布局!

    难怪前身历史上郑经靖难之时,到了台湾后,各个军镇就一股脑倒戈了,几乎没费太大力气就杀进了王城,擒获了郑袭。

    感情满朝除了郑袭,其他都是老6!

    黄昭、萧拱辰等人是忠臣,被妄杀了,倒是应该善待他们的妻儿老小。郑经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总之,这会儿他领悟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野史。不一定是古人的八卦,可能野史反而是正史。

    史书只记事情的表面,永远不会得知背后的真相。

    随后,王信继续说道:“这是先王的第一个布局,虽然与其想法有所出入,但总体而言,还是执行下来了,让殿下您顺利坐上了王位。

    接下来便是第二个布局。先王并不知道殿下您继位后如何理政,是勤政还是昏聩,因而也只能做两手准备。

    其一,倘若殿下您勤政履职,知人善任,咨议参军和五军戎政处处着眼大局,那么臣王信及承宣司全体同僚,都依然将是朝堂的监督者,是殿下您的忠实支持者。

    其二,倘若殿下您不谙政事,昏聩无能,咨议参军和五军戎政各自为战,党争不休,那么臣王信及承宣司,将成为朝堂平衡的缓冲,确保三者之间总体上达成平衡,不至于朝政彻底失控。”

    听到这里,郑经已经全部明白了。为什么承宣司对于涉及军务的政令基本都不封驳,归根结底就是为了维持表面上的平衡罢了。

    承宣司的存在,这就一个缓冲带,不让咨议参军那一派与五军戎政那一派面对面交锋,如此还能有所缓和。

    历史上,等到承宣司这些大明旧臣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先后去世,承宣司消失以后,再碰上郑经离开东宁西进伐清,那么冯锡范肃清“王党”就成了必然。

    郑成功的布局,的确非常高明,为郑经这个不堪大任的儿子考虑了非常多。

    在这种设计之下,郑经成器,那么政令畅通,明郑的未来不可限量,复兴大明也未必不可能;郑经昏聩,那么起码也能维持朝堂平衡,不至于分崩离析。

    对于弥留之际的郑成功而言,能够短时间布置成这样,真的是不错了。

    毕竟所剩下的时日无多,这时候的郑成功,也只能是尽力保证明郑多存在一些时日而已。

    可以说,正是郑成功在弥留之际的这个布局,硬生生让明郑政权延长到了21年。

    他唯一没有考虑到的,
>>>点击查看《穿越明郑王朝郑经:开局施琅攻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