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称帝非我愿 > 明末:称帝非我愿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33章 刘应遇抵达西安府(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末:称帝非我愿 章节目录 第233章 刘应遇抵达西安府(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洪承畴看着渭南传来的奏报,脸色凝重了几分。

    同州的白沉水所部,已经厉兵秣马完毕,先头部队正在尝试突入潼关卫。

    潼关守军虽然将他们挡回来了,但还是吓得不轻。

    并且潼关守军已经上奏朝廷,明言同贼纠集万余众,准备东出。

    也就是说,洪承畴这边,有可能没办法再消停等着朝廷的调令了。

    如果他再不有点动作,哪怕朝廷发来增援,他也免不了吃瓜落。

    崇祯皇帝,刻薄寡恩。

    就连已经战死的三边总督武之望、以及被俘虏的岳和声、胡廷宴家族,都狠狠清算了一番,更不要说他这个一直龟缩不出的家伙了。

    正好,接下来王三准备在三原县祭祀,或许他可以出其不意一番。

    刚想做这件事,西安府来了消息。

    陕西兵备道刘应遇统帅毛葫芦兵,已经抵达了凤翔府。

    汉中群贼,几乎肃清。

    现在吴国辅正在群山之间围剿定天王李川残部。

    而汉南首义的王大梁,已经伏诛。

    一听说有增援,洪承畴显然松了一口气。

    “来得正好,请刘兵备暂且命令诸将节制兵马,屯驻凤翔府内暂且不动,且来西安府,与我等商议后续。”

    洪承畴作为布政司唯一主官,还是粮道主官,他开口,刘应遇不可能不来。

    敢不给他面子,那关中的粮食他肯定是一点也捞不到,而且洪承畴的族内兄弟跟他通传,现在陕西糜烂,群臣都不敢随便来接班。

    洪家已经在运作,准备给他就地提升。

    现在,就等着王二的死讯,毕竟同贼发展到这种程度,王二这个第一代头目,肯定功不可没。

    因此洪家这边,已经在传,大同军的王扊也就是王二,已经死了。

    如今的王肁,也就是王三,他秘不发丧,以期将士气影响降到最低。

    所以,作为打死王扊的直接凶手,洪承畴有斩贼之功,现在陕西已经烂成这样了,还是就地提拔本地有能力的官员吧。

    大概率,就是这两个月的事情。

    因为崇祯也有点绝望了,除了兵将愿意过来平叛之外,文官是一个都不想来沾陕西这口大锅。

    但崇祯已经选定了新的三边总督——杨鹤。

    杨鹤也没反对,他收拾了一下,准备直接去延绥。

    因为固原被王三给端了,如今整个三边要略之地,只剩下延绥距离京城最近。

    但延绥境内还有一个“大盛军”,这群人闹得欢,杨鹤只怕短时间内,还得先折腾延绥的事情。

    因此,关中这边需要单独一个巡抚来处置。

    刘应遇都从商洛调来关中了,算是增强了关中的战备力量,但还不够。

    所以,洪承畴提前几年飙升为巡抚,或者干脆成为左布政使,也是可能做到的。

    但崇祯明显还在犹豫,毕竟洪承畴就一个战果,还不够亮眼。

    而且大同军已经建制,甚至干脆改元,似模似样,不可同日而语,着实看得崇祯闹心,他也心忧,洪承畴究竟有没有这个统御一方的能耐。

    于是,这件事,还在拖。

    如果洪承畴升为巡抚,那就是可以统帅兵马,督战一方。

    如果是左布政使,那就只能守御,尽可能保证西安府腹心不丢。

    不过还是那句话,就这几个月内,这件事肯定拖不了太久。

    秋收是十月,五月之前不能定下来新的人选,那么下一轮秋后展开的进攻,主官不到任,或者匆匆而来,大概率是没办法应对修养大半年的大同军的。

    于是洪承畴交代了一番,就把兵营留在了临潼县城,自己返西安府。

    ……

    与此同时,王三也抵达了高陵县。

    王信见到了王三,将最新的情况汇报了一下。

    王三思索之后说:“这么说来,朱起垄已经渗透进入了汉中的瑞王府了?”

    “是,三叔。”王信应着,“此外,朱起垄还带来一个消息,打败大梁王的刘应遇,已经北上,算算时日,应该抵达了凤翔府。”

    “毛葫芦兵吗?”

    王三微微皱眉,刘应遇手中有一支比较棘手的团练,是猎户组建的,擅长给箭矢淬毒,以及山林作战。

    虽然王三这边也不怕,毕竟黄龙山也是山,他手里也有一批走山好手,但就现在的情况来说,凤翔府并不是主攻方向。

    如今整个凤翔府的主攻,就把炭所在的军队在应对,刘应遇的出现,可能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至少,对于大同军来说,刘应遇带兵过来,意味着西部攻势,将很难直接影响北线三原的进攻和东线高陵的进攻。

    不过刘应遇抵达,也就意味着洪承畴他们,需要协调一下各自的防区。

    或许,这是一个机会也说不定。

    “计划按照原定的来,你立刻准备
>>>点击查看《明末:称帝非我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