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称帝非我愿 > 明末:称帝非我愿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25章 痛骂王徵(下)(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末:称帝非我愿 章节目录 第225章 痛骂王徵(下)(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营外,鼓声如雷。

    三原县正在遭到王三的军队进攻,秦王府的军队,已经在三原县的外围等着,所以王三也不敢全力派遣军队强攻,还需留待一批人马策应。

    这里的地形,实在是太窄了,要不是现在是冬天,只怕滩涂和水道,能让他脑疼。

    因此留给王三进取的时间不多了。

    如果开春之后还拿不下来三原县,那他就只能围而不攻。

    腾出兵力去驰援凤翔府,尝试绕道偷袭。

    但这也意味着王三需要付出巨量粮草,甚至可能是北路粮道受到威胁。

    稍有不慎代价巨大。

    因此现在王三正在调集铳炮,命令后方赶紧赶制,甚至连投石机都弄上来了,专门做了一种铁皮瓜,装填大量火药,然后在攻城的时候,丢上去砸城头空爆。

    万一炸开了城头的防御,或许可以加速进军。

    而与此同时,王徵跟着和岳和声聊了一阵,才算是弄明白了岳和声究竟在干什么。

    岳和声修改出来的教义,对于宗教的应用,是很典型的儒家士大夫思维。

    他跟张志和的西王母不是一种言论,而是将佛教的过去、现在、未来融了进来。

    过去至一、现在至圣、未来至公。

    然后除了唯一神之外,就是天使的名讳,什么加百列全部改掉。

    不是基督体系,而是典型的汉家体系。

    岳和声选取了古往今来十二主将。

    然后将他们名讳一一替换,其中也包括了岳和声的“先祖”岳飞。

    不管是往脸上贴金也好,还是选择别有根由也罢。

    这十二个人,绝对符合儒家传统观念。

    这么一搞,王徵看得眼皮狂跳,怒气几乎上涌,但接下来岳和声又道:“还有灭世传说,比天人感应还不如。

    洪水,难道不能疏浚来解决?就一定是水过来,所有人都会被消灭吗?

    感觉不靠谱,你们编纂的时候,好歹也考虑一下咱们华夏人的传说,怎么看都觉得小家子气。”

    王徵张了张嘴,然后闭嘴了。

    没错,王徵其实也能感觉到,西边传说的小家子气,有一种动不动就会死的可笑。

    “但,你不写忌邪吗?”王徵问。

    忌邪就是排他,不准祭拜异教,而岳和声这边通篇没有写这玩意儿。

    岳和声古怪看着王徵道:“你信这玩意儿的时候,难道真的不拜祖先?不敬天地?唯一神有了具现,就等于有了局限。

    中庸你难道不读了?”

    王徵咯噔一下,岳和声眉头紧锁:“不该呀,你不是三甲进士?好歹也是进士,怎么为官这些年岁,你的思绪活络不起来了?”

    岳和声看他没说话,不免嘀咕道:“看来王三说得对,宗教也是有高级低级之分。高级能活络人脑、归正澄心,低级只能愚弄信众、蒙昧百姓,将人彻底变傻。

    既然都是变傻,天主教还要收十一税,与其让这些外来者从咱们口袋里掏银子,不如咱们自己掏来造养济院、义庄、善堂、蒙学。

    好了,我大体知道怎么做了,也就不打搅了。”

    岳和声起身,突然想到了什么对王徵说:“自古,敬鬼神而远之,今时当因信称义,切莫不可自拔。”

    王徵看着他走了。

    过了一会儿,张志和来了,递给他一本教义,让王徵品鉴一二。

    王徵只是翻看看了两眼,然后立刻合上。

    景教曰:天下平等。

    就这四个字,直接让他彻底绷不住了。

    结果往下看,王徵是越看越头疼,张志和手里的,根本不是基督,而是大同版白莲教。

    王三的大同论,确实提到了平等。

    但鉴于这个时代特殊性,王三只是称人格平等。

    他也只能走到这一步,因为往下走,对于统战工作不利。

    尤其是军衔、军饷、百姓思潮,解放也得一步步来,所以王三推人格平等,但对于身份地位则提出“奋斗必有收获”的华夏梦。

    但如果是宗教的话,那就没有必要这么浅显了。

    直接四个字,天下平等。

    天之下,众生平等。

    至于皇帝在不在列,景教这边写:天授天子牧天下。

    也就是说,天子是神,不是简单的人。

    那天子就从这套体系内跳出来了。

    看完之后,王徵已经没了反对的气力,只是提出了几个不对的点,将张志和打发走了。

    然后一连数日,他都跟岳和声指点。

    至于张志和,随便打发了。

    因为岳和声这一套,才是王徵能接受的,虽然儒佛要求多,世俗化程度高,并且在王三的要求之下,岳和声在这里头弄出了:“农工商皆民本,士民役皆等同的概念。”

    基本上写完了这一套,王徵的心才算是放下来。

    
>>>点击查看《明末:称帝非我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