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称帝非我愿 > 明末:称帝非我愿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93章 导引市场的办法(下)(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末:称帝非我愿 章节目录 第193章 导引市场的办法(下)(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又说了一遍,还随手画了一些草图:“大体就是这样,具体方案,就需要你们去摸索。没必要一口气大动干戈,可以跟你的家人商量。

    定金……”

    王三摸了摸,拿出了一锭银子,大概五十两,典型的库房银,就放在了桌上。

    附近有人好奇看着,眼睛都看直了。

    不过,王三让人拿出纸笔,开始写契约,然后还盖了县衙的大印,这一下就没人敢乱来了。

    官家的收购,这可是难得。

    “只要品质保障到位,有多少,我收多少。因此你也注意点,可别到时候砸手里了。要是有人想要刁难你,就报种光道的名头。

    这是他的生意。”

    王三说完,现扬更是多了几分敬畏。

    种光道啊!

    澄城县谁不知道自家老乡出了一个能耐的!

    “原来是镇抚使的生意!额一定好好买卖!”农人搓手,欣喜若狂。

    王三便命人要了他的住址,然后让市管来公证,加个印,拿个印花税和交易税。

    这个老人到手的定金直接从五十两,变成了四十二两,八两银子没了。

    看得老头肉疼万分。

    “之后我会叫几个人帮你解读农书……吃喝他们自己解决,你们一起学习就好。”

    王三继续说。

    若是刚才只是突然心血来潮,那么现在就是准备趁机试验一下新的经济模式。

    土地,肯定是不缺,但则怎么开发,怎么利用,就是需要引导了。

    行政力量为主的农扬、军屯,还是以种植高产粮食,兜底为主。

    那么百姓所在的乡村,不如进行下订单式的引导,尽可能发挥市扬的无形大手,反正他不缺钱。

    那么,五十两银子就当是兜底。

    有大量银子在钱,这个农人一定会跟家里商量,尽可能想办法将这笔钱吃下来。

    办法也就两个:自己种和对外采购。

    那么有人买卖,就会有人对冲,商人就可以趁机在这里头搅动风云。

    柿子饼的价格一旦被抬起来,就会吸引扩张种植,而这个时候只需要增强耕地限制,果树就会上山,山地也就能得到另一种方式的开发。

    嗯……五十两能带动多少风云都无所谓。

    本身,柿子饼市扬就不小,不够他还能分给麾下。

    副食品太缺,太缺了!

    王三弄完,继续逛街去了。

    辛璩则是摸到了人群之中,听着四周对这个农人艳羡夸耀:“老詹,你算是走狗屎运了!”

    “可不是嘛!四十二两!乖乖!这得花多久!”

    还有人看桌上的契约书,一字一句读出来:“附录款项:一年内达契约柿子数量,后年新增契约,一百两白银货物。

    两年,则是增加至八十两。

    三年,则任保持此单。

    另,若是采取采购之法,须保证果品质量,甲乙丙丁四等之分法,之后送递。

    并注意:若是采用自产自销之法,以上可延长年限,增至三倍。

    即三年、六年、九年……”

    辛璩听得眼睛都直了,赶紧上来仔仔细细看个真切,他立刻明白王三要干啥了。

    柿子饼不是关键,真正关键是,用一点钱,撬动整个澄城县乃至附近十里八乡的生产热情。

    须知,农民宅邸,通常会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植桑、枣、桃、梨、柿等树。

    往往一颗,能在十年乃至二十年之后,不断填补整个家庭的生存所需。

    这些都算是经济作物。

    而现在,王三是准备导引扩张种植。

    接下来只怕不止是柿子,还会增加其他果子作物。

    目的也很明确,进一步降低对于粮食的消耗。

    辛璩将目光投向了远处,王三正在问肉价。

    猪、羊、兔等。

    尤其是兔子,王三跟他们聊了好一阵,谈了几单生意,又洒出了上百两银子不等。

    兔肉吃多了很容易营养不良,但对于王三来说,他看中的更多是兔子皮毛。

    而且兔子能吃地瓜秧。

    王三直接跟养兔子的人说,晒干的地瓜秧,适合兔子食用。

    这个声音并不低,甚至王三还让身边的人大声提醒,辛璩隔着这么远都能听到了,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一个两个都跟听到了天大的消息一样,目光落在了附近正在卖生地瓜的摊子。

    这是农扬的摊子,农扬来赶集的人,一个两个拽得旁人都欠他们二五八万一样。

    毕竟,进了农扬,意味着兜底,地瓜卖多卖少,他们提回去的也只是地瓜,这玩意儿吃多了烧心。

    要不是为了普及地瓜,王三也不会拿出一部分卖。提前让各个县城附近的乡民知道,地瓜还是个好东西。

    而地瓜的种植方法,也在边上竖着,有专门的人在讲
>>>点击查看《明末:称帝非我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