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称帝非我愿 > 明末:称帝非我愿目录 > 章节目录 第9章 各种消息(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末:称帝非我愿 章节目录 第9章 各种消息(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所以想了半天,来到了会社聚会的地方,刚想进去,就听到里头传来一些声音。

    “果真?”

    “县里都传开了!我跟你说,张班头最近接触了四五个里的里长,让他们弄点户头出来,招揽流民,好从他们头上上税。”

    王二驻足,脸色微变。

    王三说的全中?!

    “里长敢掺和这事?他们难道不怕被弄死?”

    “所以啊!只招有妻儿子嗣的,有把柄,好捏!至于那些没把柄的,就丢在各个里、镇,让咱们去放高利贷。等明年开春,上边还是起税,咱们出借。咱们的地,能卖的还是卖哩。”

    “嗤,到头来,还不是盯着咱们这些人的地?”

    “老爷们只想要地,但地拿走了,总得有人耕种不是?多些投户,多些佃户,正好他们准备榨干那些还有点地的小老百姓。反正是知县开的头,老爷们乐意跟着吃。”

    王二终于忍不住,踏足而来。

    正在说话的种光道先是不悦,但看清是王二之后,笑了起来:“哥哥,什么风将你吹来了?”

    王二看了一眼角落里说话的小子,满脸麻子,谄媚,叫做张麻子,跟张班头沾亲带故。

    “我准备卖地换些粮食。”王二直接开口。

    让种光道愣住了:“这……好端端的,怎么卖地哩?二哥,莫不是你也听到了什么风言风语?”

    “不是。”王二顿了一下说,“我以前种庄稼的,今年这雪,太薄了,要是越春前没有来瑞雪,地里别说麦苗了,就是来年能下地抽芽,也得长虫。

    我这一次带来了不少兄弟,总不能让他们一直吃社里的粮,所以想着卖些。”

    “嗐!我当啥事,这还不简单,我匀哥哥你些,也就不用担心旁的了。”种光道摆了摆手,“再说了,地最重要。”

    王二点了点头:“你要是粮多,我先卖你些,别明年真的旱了,害了收成,反而还不起你利钱。”

    “这……哥哥是敞亮汉子。”种光道赶紧摆了摆手说,“不过都是自家兄弟,甭客气。”

    “也不是客气。”王二顿了一下说,“其实咱还有一点别的想法,既然眼瞅着明年见旱,我想赌一把,先弄粮,趁着现在粮价还低点。

    先收起来,等来年高价卖出去些,或者贷给旁的佃户,赚些银子。”

    “诶……各个你这话说的,倒是好哩。”种光道眼前一亮。

    对啊!差点忘了,粮食现在便宜,不多存些,来年怎么赚?

    “两位哥哥,俺说一句不好听的,地就这么多,卖出去可就没哩。”张麻子有点爪麻,赶紧说。

    “可以典,杜家老爷不就有典当行?不行可以典给县里的几个老爷?要是不行,咱可以问张班头帮衬一下。等来年咱们粮荒,咱们拿着粮食去跟那些自耕农买卖,地和银子不就来了?”王二也没废话,点了张班头,张麻子张了张嘴不好多说话。

    要是坏了张班头的买卖,他可就要没靠山了。

    种光道想了一下,还真是别说。

    “可要是明年丰收嘞?”张麻子还是泼了冷水。

    “所以,我就赌我这里的地。”王二平静的说,“我家口子多,多少也需要粮食,到时候银子留些,横竖都有出路。就算廉价出了地,等真的遇到了灾荒,他们人一跑,咱们寻些荒地,自己耕些,不就有了?”

    种光道一听,在理嘞。

    这年头不是旱就是涝,除了水边的好地,能连年挨过灾荒,其他地方的土地不见得值钱。

    粮食确实更重要些。

    “这样,哥哥,咱们会社里人也多,一块典些。不如我去办?”种光道笑着。

    “成啊,与你去安排。弄些好价,弄些好粮,咱们多存些,万一明年真的大旱,咱们多存一年的,一切就不成问题了。”

    “妥帖!”

    种光道笑吟吟的跟王二寒暄一二,又听说王二准备祭拜祖先,邀请弟兄来,他也没拒绝。

    等王二走了,张麻子才说:“哥哥你也打算卖地?”

    “卖甚?典才妥帖。”种光道微微摇头,“张班头让你来,估计也点了王二,你那个张班头,心眼多得很!乔来王二,就是废了镇我。岂不知我早就跟王二亲如兄弟,一起同享祸福便是。就是张班头心黑,非得抽这水,我趁着些,王二哥才不至于折了本钱。”

    “仁义!哥哥仁义!”张麻子一听咧开嘴,竖起大拇指。

    种光道倒是很满意这夸耀。

    事实上,他也察觉了问题,那就是今年雪确实薄,谁知道明年会不会遭旱。

    他们家的地,多是旱地,水田就几亩。

    存水田,卖旱田,也不用全去走典当行或者牙行,他是澄城县地头蛇,附近各家自耕农、秀才谁缺地,谁有需求,他都门清。

    “与你十亩,你帮我卖给隔壁里的杨家人。”

    “嗐!好说!我这就去,不过您要银子还是粮食?”


>>>点击查看《明末:称帝非我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