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昭和 > 昭和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7章 父子相争(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昭和 章节目录 第17章 父子相争(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到达京城之后太子便携一众官员进宫复命。晋王等人不属于赈灾队伍,只是以太子随行身份参与,不用进宫述职。

    在几人还在互相道别,相约元祯从军前再出来小聚的时候,便看到了洵阳郡公元将军和宁远侯匆匆而来。沈南之元祯元瑾看到自家来人,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加上赈灾的顺利,都以为家中父亲是来给自己接风的。

    元瑾更是蹦蹦跳跳的奔向洵阳郡公开心道:“阿爹,你怎么来了?来接我们么?”元祯看到冒冒失失的妹妹只好牵着赵二丫走向父亲,另外沈南之也高兴的牵着赵大宝走到宁远侯面前作揖:“父亲。”

    没有嘘寒问暖的关心,洵阳郡公和宁远侯对各自的孩子只是交代一句:“回家!”便领着各自的孩子匆匆离去。

    “这下皇兄惨了。”见此情景并没有感到惊讶的晋王感慨了一句便自顾自离去了。

    萧亭赶紧跟上:“等等我,你刚刚什么意思?”晋王未做回答,径直往前走去。

    一路回到洵阳郡公府,见阿爹一句话都没说,元瑾还想跟阿爹介绍一下自己新收的小丫头,便被阿爹示意不要说话,先跟着自己。

    到了书房洵阳郡公元孝矩才看着面前的一双儿女,示意随从先把赵二丫带出去玩耍。便对着元瑾二人道:“说说吧,这次赈灾什么情况?”

    元祯刚想说话便被妹妹元瑾打断道:“还是我来说吧,哥哥可能说不清楚。”接着就把下乡考察,和后期粮食不够大家一起节衣缩食,最后弹尽粮绝百姓哀声怨道,哀鸿遍野。最后太子殿下于心不忍,着令晋王殿下手持令符去广通仓开仓调粮赈灾…尽皆复述了一遍,甚至连篝火晚会也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一通。

    见元瑾后面没有重要的东西表述,元孝矩只好主动询自己想问的点:“调了多少?陇西蜀地汉中的粮食补完广通仓的窟窿没?”

    提及数字方面元瑾还是颇为清楚的,知道父亲原来想问的是这个便直接回答:“调了一千万石,填了五百万石。”

    元孝矩听完久久没有说话,叹了口气便叫二人去给母亲请安。元祯和元瑾也想念阿娘,没在意阿爹为什么叹气就去直奔后院找阿娘去了。

    宁远侯府也是类似情况,在了解完具体赈灾过程之后,宁远侯突然问起了晋王殿下。

    沈南之虽然好奇父亲怎么突然关心起晋王来了,以前自己每次休假回来提及伴读时光,父亲是不在意的,见父亲主动询问也一五一十的将伴读几年的经历和赈灾时晋王殿下的表现叙述了一遍。讲完还主动向父亲补充了一句:“父亲,孩儿一直觉得,可能晋王殿下才是那个最聪明的人,孩儿总是看不透他。”

    听完沈南之的回答,宁远侯心中更加不安。以前晋王殿下无才,陛下不喜爱这个皇子。所以太子殿下的地位一直稳固不可动摇。若是晋王一如既往,太子殿下即使触怒龙颜,应该也不会严重处置,毕竟当今圣上血脉稀薄,皇子仅有两人。但眼下晋王开始崭露头角,太子殿下又麻烦在身…

    沈南之见父亲沉思不语,神色不是很好便关心道:“父亲大人这是因何事烦忧?”

    “没事,赈灾之前太子殿下传下话来说你伴读已经结束。现在回到家中有何打算?是否要像为父一样进入军中历练?”宁远侯并没有回答沈南之这个问题,反而开口问道。

    “孩儿打算依先生所言,出去走走,游学四方。”沈南之见父亲不想说,也不追问如实道出自己想法。

    “好,那就在家稍作休整,带上几个随从再出发。”宁远侯并不觉得游学有什么不好,对沈南之的想法也没意见。

    应了声是,沈南之才想起来刚刚被随从带出去的赵大宝,跟父亲交代一声自己收了个书童,想带在身边言传身教。

    宁远侯此时没有心思在这些事上,直接允了:“你多日未回,你娘亲念叨你好多次了,你去看看她,给她请个安。”

    沈南之离去后,宁远侯便呼来随从,驾来马车直奔大兴宫门。等宁远侯到了宫门才发现洵阳郡公元孝矩早已在宫门来回踱步。随即上前作揖:“元将军何故在此?”

    元孝矩见宁远侯来此轻哼了一句:“还能因为什么?你因为什么我就因为什么。”

    知道元孝矩正儿八经武人出身,就这个脾气,宁远侯也没在意元孝矩的语气。便站在一旁同元将军一同在宫门等候。

    这一等便从午时未至等到了下午申时,而太子殿下是巳时进的宫,到现在都没出来。

    申时三刻,随太子一起进宫述职的众官员都纷纷出宫了,二人拉着出宫官员就开始打听,众官员也不愿多事,只透露了一句龙颜大怒匆匆离去。反倒是随官员一起出宫的唐国公跟二人多聊了几句。

    “什么?你说太子殿下拒不认罪,跟陛下争执起来了?”唐国公刚透露太子信息,元孝矩就忍不住大声确认。吓得唐国公再也不敢开口透露太多,隔墙有耳这又是在宫门,就元将军这冒冒失失的,再把自己搭进去。便也找了个借口疾步离去。给宁远侯整的也是相当无语,自己都没来得及问出细
>>>点击查看《昭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