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长安时光 > 长安时光目录 > 章节目录 第42章 相送还成泣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长安时光 章节目录 第42章 相送还成泣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其实,以任千墨正二品官员的身份,任玉清完全可以去太学就读,可赵华却不想让任玉清小小年纪就承担这莫大的压力。毕竟是女子,将来像她一样嫁给三品以上朝廷官员就行了。虽然看似平常对任玉清的课业要求严格,可只有赵华知道,读书学琴都是修心养性的过程而已,女孩子最终的归宿,还是找个有本事的男人嫁了。

    于是,田假过后,钱秋没有出现是意料之中的事,可信暮雨没想到,任玉清居然也没有出现在私塾。信暮雨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赵华已经决定让任玉清去益州就读。

    刚一放学,信暮雨就径直去往任府左院,果然看到任玉清又在小醉翁亭一言不发的独自观景。

    “玉清。何时动身?”信暮雨焦急的问道。

    “明日卯时。”只见任玉清转过身来回道。

    “明日,等我来送你,你再动身。”信暮雨叮嘱道。然后头也不回地跑离了任府左院。

    这日夜里,任玉清辗转难眠。隔壁信家院子里,信暮雨央求母亲崔芬画了个绣花样子后,叮嘱崔芬先睡,自己却独自一人,挑灯夜战,在书桌前忙活着。

    任玉清的手工活并不好,可她却依样画葫芦地照着家里的窗花自顾自地对折、画花样、裁剪。不一会儿,几张红纸上一些形状各异的窗花就浮现在眼前,有四瓣的桂花、五瓣的梅花、六瓣的雪花、八瓣的莲花。

    做完剪纸,信暮雨又去绣花,母亲画的绣花样子是任玉清在一棵丹桂树旁的亭子里弹古筝。白色的手帕上,信暮雨一针一线的绣着,时不时被绣花针戳一下,可信暮雨一声也没吭。

    绣完花已是寅时三刻,天刚蒙蒙亮,信暮雨又马不停蹄地写了一封信给任玉清。

    卯时,信暮雨准时出现在任家中院也就是正门门口,只见四辆马车齐刷刷的等候着,马车旁边光是士兵就有足足一百人,还有几十家丁和丫鬟早早候在马车旁。

    不一会儿,任玉清和母亲张华就出现在了正门门口,身后跟着两个贴身丫鬟。信暮雨跑过去把手帕和窗花剪纸交给任玉清,然后一把抱住任玉清,叮嘱道:“玉清。珍重。帕子里有一封信,你路上再读。”

    “好。我的礼物和信在这里。”任玉清说完将一只漆红色的木盒交给信暮雨。

    两人的泪水却瞬间决堤,淅淅索索的掉个不停,任玉清新做的素雪绢裙和信暮雨新做的桂花纱衣被泪水浸着,湿了一大片。

    张华却赶忙安慰任玉清道:“又不是再也不见了。以后你可以邀请信暮雨来益州玩儿啊。”

    两人这才止住了泪水。“珍重。”信暮雨说完,为了避免目送车队离开的伤感,头也不回的跑开了。

    车队浩浩荡荡的启程,马车内,任玉清拆开了信,信里写道:“玉清。先祝你一路平安。你我相伴一年半,每日上学放学,无话不谈。因为有你的鼓励,我变得开朗自信,敢于尝试一切新鲜事物,当然,“透索”除外;因为有你的督促,我的默写发生了质的飞跃;因为有你的陪伴,我得以知道身居高位的人也可以那么平易近人。我见证了你在豆蔻年华里最天真烂漫的笑容,知晓了你在少女时期最不能与他人言说的心底事,成为了你在故乡之外最亲密无间的朋友。曾经的时光,因为有你,我很荣幸;今后的时光,虽然无我,你却要加倍幸福快乐。你最好的伙伴:暮雨。”任玉清的两滴泪水打湿了信纸。

    回到家中,信暮雨迫不及待地打开了木盒,盒子里是那只镶嵌着绿宝石的银簪。银簪下是一封信,信里写道:“暮雨。见信如唔。今日是你我相识整整555天,我们却在这天迎来了诀别。我自小虽锦衣玉食,可母亲对我却是严厉多、关爱少,父亲又公务繁忙。因为认识了你,我在山南西道这异乡的时光过得无比欢乐,也将很多的第一次奉献给了这里。第一次演了我最爱的诗-《长恨歌》;第一次在小小的厨房里一起煮虾、吃虾;第一次在曲水流觞中与喜欢的人把酒对诗。不舍之情无法言表,望你珍重,期待多年后我们学成归来,在四方亭中再欢聚。玉清。”
>>>点击查看《长安时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