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大民国 > 穿越之大民国目录 > 第四卷 抗日烽烟 三百九十九节 援助被人拿走了(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穿越之大民国 第四卷 抗日烽烟 三百九十九节 援助被人拿走了(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跟英美的援助谈判很激烈,但是可以回旋的余地却不大,因为很多东西都是必须的,换做蒋价石或许不在乎那些机器设备,他只需要枪支弹药,可是赵书礼是一定要得到青霉素的批量生产技术,先进的雷达技术,高级燃油技术的。甚至为此,那一百亿的美元援助倒是可以不要。

    尽管是蒋价石派去的人,但是在赵书礼以外交部长的身份告诉他们,如果达不到自己顶下的底线,那么这些人全都要离任,同时还要被怀疑为通敌,吃回扣,要受到军事制裁。这跟当年宋朝皇帝跟辽人议和的时候,告诉自己谈判使者,只要辽人愿意和平,给多少钱都无所谓,结果宰相寇准找到议和大使,告诉了一个底线,说超过了就用他人头来顶的故事一样。

    英国人倒是答应的很干脆,跟他们此前的刻薄判若两人,大概是因为他们处境最为不妙吧,德国的轰炸在继续,非洲战场一败涂地,美国人无法参战的情况下,他们在非洲完全不是隆美尔这头狮子,带领的一群意大利羔羊的对手,而日本也已经兵临印度,似乎随时能实现,他们所谓的君临印度的幻想一样。澳大利亚已经失陷,日本人的军舰出现在印度洋,潜艇则已经驰骋在了大西洋,南非也不是安全的了。而英国人所要做的牺牲也较少,主要的就是雷达技术,这些技术反正也已经在美国的压力下,转移给了他们。那么即便是在多给一家也无所谓了,至于其他的比如水冷发动机技术之类的,那都无所谓了。

    而美国人也妥协了,虽然从私人手里拿到技术很复杂。但是没有钱办不到的事情,更何况这些私人也不是无懈可击的,他们此时也依靠着政府,没有政府采购他们的产品,他们发横财的渴望恐怕就不能达成,此时是美国这些巨头最依仗政府的时候,政府的声音他们不能忽视。

    于是乎两国同意了援助金额和内容,但同时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中国必须在短期内发动对日本的反攻。显然这对于蒋价石是有困难的,但是对于塞北军还是有可能实现的。而赵书礼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这意味着援助协议达成了。

    ————————

    黄山,蒋价石官邸。

    电报发的如同聊qq。发电的双方是蒋价石和他的夫人。

    蒋夫人道:“达令,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援助协议达成了,我已经代表中国跟美国政府签订了协议。”

    蒋价石大喜:“辛苦夫人了,这真是一个好消息。”

    蒋夫人道:“可是达令还要告诉你一个坏消息。美国人要求援助必须由塞北方背书,要求由塞北来分配这些援助物资。”

    蒋价石有些不悦:“为什么?”

    蒋夫人道:“这些援助将以机器设备的形势来支付,至于军火弹药不超过比分之一。”

    蒋价石彻底不高兴了:“这是什么意思。”

    蒋夫人道:“意思就是,援助被塞北军拿走了。”

    蒋价石很气恼。他下定决心不让塞北军得逞。他毕竟是中国最高领袖,而且赵书礼曾答应这些援助全部交由中央来分配。他决定扣押这批机器设备。尽管可能这些设备留在重庆的作用要远小于在塞北,可是给了塞北他能得到什么。只能得到一个更加强大的未来的竞争者而已。

    蒋价石决定扣押这批物资的幻想注定失败了。

    在他看来,英美的援助现在只能走驼峰航线,翻越一系列山脉最后到达重庆,那么这些物资就掌握在他手里。可事实是这样吗,反正赵书礼是想使用正确的途径解决此事的,他要求跟蒋价石会见。可蒋价石却高傲的拒绝了,说是工作太忙,没时间。

    赵书礼很无奈,这丫怎么想的。

    直到按约定,第一批物资秘密通过苏联的领土,驶入了霍尔果斯口岸,大量的设备在新疆新建工业区就地安装,赵书礼的计划是,数十项新技术,就新建近百架大型新工厂来实现产品化。苏联当初拒绝了援助物资从他们的国土上通过,时间甚至是在德国进攻他们之前,等苏德战争爆发,因为担心日本的进攻,苏联更是不同意了。他们对自己国土十分看重,或许是因为自己也知道自己霸占的领地太多了,时刻有一种危机感,担心失去她。所以苏联人对领土问题很敏感,当年跟德国还在蜜月期,德国大批专家在苏联援助,大量贷款支持着他们的建设的时候,他们也拒绝德国的飞机飞越他们的领土,导致了德国政府跟蒋价石和塞北分别成立的中欧航空公司,最后只能飞行在中国领土上。而当初由于大量的物资积压在印度的卡拉奇港口无法运输到中国,紧靠一条驼峰航线实在难以满足要求的时候,蒋价石命人去开辟一条新路。中国人也真是能克服困难,在国家危亡的鼓励下,几个交通部的年轻专家竟然开辟了一条穿过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到达新疆的新路,用骆驼来运输物资。可是当赵书礼得知他们开辟的这条路太过困难,将来也不可能修建公路,因为人在上面呼吸困难,而专家分析的结果是,汽车发动机在那样的条件下也无法启动时,赵书礼叫停了这条路线,因为太过危险,而运输的物资重量却不能大,只能给蒋价石为数不多的汽车运
>>>点击查看《穿越之大民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