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大民国 > 穿越之大民国目录 > 第四卷 抗日烽烟 二百三十五节 大会议北地之王(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穿越之大民国 第四卷 抗日烽烟 二百三十五节 大会议北地之王(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二百三十五节大会议北地之王

    白坚武闹事前,准确的说是七七事变前,赵书礼就开始组织这次会议了。

    很显然,他的目的是为了应对七七事变的,白坚武这种货色还没有在他眼里放。

    可是七七事变没有发生,白坚武却跳了出来,因此此次大会上就被提了出来。

    但是大会上,宋哲元的代表就不用说了,东北军的代表也是坚决反对,表示不希望塞北军来处理白坚武的事情。他们担心塞北军借机把手伸入北京,宋哲元就不用说了,东北军仍然认为京津及河北地区还是他们的地盘,只等张学良回来主持大局后,宋哲元还是东北军的一员。

    白坚武只是小角色,赵书礼可不想因为这种事情较真,他不过是日本发起的一次变相挑衅罢了,日本人的直接挑衅多了,只不过还没到兵戎相见的地步而已。而且在赵书礼看来,尽管七七事变没有发生,但是日本人的进攻恐怕也快了,迟早的事情。起码在德国人发动欧战后,他们肯定会按耐不住的。

    再说了,塞北发起这次会议的名义也不是讨论这些事情,而是打着发展经济的名义的。

    而对发展经济大家都没什么意见。

    塞北提出了改善西部交通的提议,增加中国各地区的经贸交易。杨虎城没问题,他很同意修建一条从包头到西安在到四川的铁路的提议。其实包西段铁路已经开始动工了,在去年杨虎城剿灭了陕北的游击队后,把地盘扩展到了榆林,跟塞北军以神木为界,双方之间再也没有其他势力后,以前商议的铁路计划自然要开工,更何况这条铁路已经准备了好多年,修建方案也已经成熟了。

    但是到四川的计划却被几个四川军阀拒绝了,四川现在最大的几个军阀还是那几个,虽然刘文辉最强大,但是却没办法吃掉其他几个。这些军阀都担心其他的势力渗透到了四川,毕竟四川的天险才是四川保护自己最大的屏障。

    这条建议暂时搁置起来,但是通往四川铁路的最难段,翻越秦岭的铁路和隧道段,却是在杨虎城的控制下,因此塞北决议开始筑路前的测量工作。

    另一条铁路,从山西南下河南的同蒲铁路延伸段却通过了,河南是中央军的地盘,他们可不用怕赵书礼,而且他们跟塞北接触的地方多了,也不会因为这条铁路而增加塞北军攻击他们的路线。

    之后是互相间的税收问题,一个国家内部的税收也叫做厘金,这是旧社会留下的遗留问题,本不应该存在的,因为现在国家毕竟名义上统一了。但是解决起来就太困难了,中央军首先就不同意,中央军的地盘遏控长江出海口的咽喉,很多地方军阀出口物资都要从这里经过。而其他军阀也是不同意,厘金在他们的收入中可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经过反复的讨价还价,最后大家同意了降低百分之三十,并在两年后降低百分之五十的厘金,努力在十年内在中国消灭厘金制度。

    而后中央军又提出,把各省的一些税收上缴中央,比如烟草税等,毫无疑问没人赞成。中央能得到的税收还是他自己地盘上的税收,中央军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占据了名义的大型势力,蒋价石说白了顶多算是一个大军阀。

    其他杂七杂八的提案过后,会议总算是结束了。

    其实这次会议收到的实际效果并不大,但是赵书礼已经很满意了,他的目的本不在此,而是个中国各个军阀立一个规矩,那就是什么事情都可以通过谈判解决,这有利以后的和平统一。

    之后赵书礼邀请各势力参观塞北的大阅兵。

    当各个势力的代表站在阅兵台上,看着走着整齐的步点,高喊着铿锵的口号的军队从自己身前经过时,脸色都很肃静,他们知道这只部队就是那只打过英国日本的军队,他们自问自家的军队没有这种能力更没有这种魄力。

    当装甲军团上千辆坦克还三千多辆摩托组成的方队经过时,装甲集群那种震撼这次让每个人都动容了。装甲集群可以算作是古时候骑兵的冲锋,那种震撼是贯彻人心的,算是一种本能,看过的人没办法不慑服。陈驰的装甲军现在有一万人,是这几年他费心费力组建起来的。一开始他想把自己的第三师直接改编成装甲军,可是不是什么人都能学会开坦克的,让原来那些都没有见过拖拉机的人去开坦克确实是为难他们了。最后他只能从中抽调了一些军官,然后拉走了包小松梁赞,开始从零开始的装甲军组建工作。

    装甲军其实并不是一个常规的军种,现在陈驰的军衔和位置介于师长和军长之间,比普通师长高半级,比军长又低半级,跟赵登禹的空降师是一个地位。虽然他的部队人数也不过就是一个师的规模,但是地位却高了半级,却没人有意见。因为这是他努力的结果。

    当初他在德国的时候,接触了装甲部队的理论,装甲军的理论来自于英国的军事理论家富勒,富勒认为坦克装甲车应该集中起来使用,配合能跟的上坦克速度的其他军种,直入敌军纵深直接攻击敌军指挥中心。这种理论显然是一种大纵深作战理论,德国人对此有更进一步的研究,他们认为应该大范围迂回包围歼敌
>>>点击查看《穿越之大民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