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大民国 > 穿越之大民国目录 > 第一卷 河套立基 一百零五节 小桃红事件(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穿越之大民国 第一卷 河套立基 一百零五节 小桃红事件(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英国人终于妥协了,不过他们不同意付战争赔款,因为他们不承认自己战争失败了,他们始终不承认自己打了一场战争,对外宣称塞北事件只是一次小规模的冲突而已,尼玛欧洲啥时候出现过加起来十几万人的冲突了,不是几千人就是大战役了吗。

    但是英国人答应付钱了,以赎金的名义。

    西方国家有给俘虏出赎金的习俗,虽然进入现代后这项习俗慢慢就被废除了,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了,但是英法在德国的俘虏远远高于他们俘虏的德国人,因此这项制度就进行不下去了,否则谁给谁赔款还不一定呢。

    现在为了先让本土士兵回国,以便平息国内紧张的整治气氛,英国人愿意重拾这一光荣传统。

    经过激烈的拉锯式谈判,最终英国人同意为每人支付一千英镑——本来塞北整府要价是一万的。但是只同意先为两万三千名英国战俘支付赎金,至于印度兵,他们表示要通过对话解决。也就是说,他们不想为这些印度兵支付赎金,除非塞北政府愿意降价,比如每个印度人十英镑。

    “太好了!英国牛终于肯出钱了。”

    赵书礼拿到沈瑞麟带回来的协议文件后,兴奋的道。

    沈瑞麟反倒不太感冒,他觉得利用这样的名义来从英国人手里掏钱太不光明正大了,他的想法是让英国人支付战争赔款。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胜利了,而这样的胜利对现在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奇迹,将大大提高塞北在全国的地位,甚至是世界上的地位。而用俘虏来还钱,在他看来这是极不文明的,就像英国代表不情愿的签字时候说的,这是一种敲诈,是会受到全世界的鄙视的。

    “是啊,两千多万英镑,司令又发了一笔不小的财啊。”

    沈瑞麟叹气道,其实是在暗暗讽刺赵书礼要钱不要脸。

    赵书礼听出了意思,知道这个在西方呆久了外交官,思维模式太西化了。他却不是这样的人,他心里始终认为不是所有的国际准则都要由西方人来制定的,对中国不利的那就是用来撕毁的。

    “沈处长以为这仅仅是钱的问题吗?你认为我缺过钱吗!”赵书礼道,沈瑞麟在塞北的官方身份是外务处处长。

    “除了钱还能有什么,难道还能证明我们打赢战争了?这样不会被承认的,反而会被耻笑的,我们塞北好歹也是代表数千万人的整府,这点钱跟我们的名誉比起来,孰轻孰重司令应该分的清楚的。”

    沈瑞麟继续抱怨道。

    “哈哈,沈处长你是搞外交的,难道你不觉得这其中有文章可以做吗?”

    “文章,什么文章?”

    “哎,英国人刚刚跟我们的军队打了一场仗,然后就付了几千万英镑给我们,这消息传出去后,国人怎么看?”

    “你是说我们造谣说这是一笔战争赔款,这倒是有点道理,反正我们并没有签订合法的条约,只是签署了一个协议,一个意向书而已,双方也都约定好不签字不盖章,不留下纸面文件。这么说来,确实有文章可以做。”

    “沈处长啊,造谣?我有那么下作吗?”

    “那您的意思是?”

    “把消息传出去,自然有人替我们发言的,用不着我们造谣。”

    “您的意思是,买通报纸?”

    “哎,你算是白在西方呆了,西方人的狡诈你是一点也没有学会啊,有空读读反经去吧。”赵书礼道:“买通报纸我们还怎么撇清自己啊?替我筹办一个新闻发布会吧,中外记者都邀请了。”

    “您是要公开发布,这岂不太招摇了?”沈瑞麟道。

    赵书礼摇摇头,这外交官的脑子里想的都是什么东东啊,不耐烦道:“准备去吧,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

    记者会有上百名记者参加,外国记者竟然占了多数,达到五百多,而中国记者仅有四百多。这是一个规模庞大的记者会,但是同时这又是一个极其简短的记者会。

    “各位记者朋友,很高兴跟大家见面。在这里我荣幸的通知大家,塞北整府和英国已经初步达成了协议,英国整府愿意像我塞北整府支付两千三百万英镑,同时我们也答应释放一部分英方俘虏,我认为这是双方一个互信的开端,相信不久我们将能就租界、治外法权以及关税自主问题达成意向了。”

    赵书礼一出现在众多等候了许久的记者面前,就来了这一段开场白。

    这在记者们看来有些突然,他们想着怎么着,这军阀上台后应该先客套客套两句的,比如说他们辛苦了,久等了之类的话,那里想到开场就直接进入正题,内容似乎还有点玄机。记者消化酝酿了一小会后,终于有人举手提问了。

    赵书礼挑了一个中国记者让他提问。

    “您好,我是大公报的记者。您的话我能理解为,英国整府支付了战争赔款吗?”

    这就是赵书礼说的,不用自己造谣,别人都会往那里联想的。

    “您怎么理解是您的自由,作为这次代表团的团长,我不过是有义务向大家
>>>点击查看《穿越之大民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