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大民国 > 穿越之大民国目录 > 第二卷 崛起北方 一百四十三节 扫墓和阅兵(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穿越之大民国 第二卷 崛起北方 一百四十三节 扫墓和阅兵(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1931年4月6日,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这日由赵书礼率领,全军师级以上军官齐集包头北方的大青山。这里有一座军人公墓,其中安葬了八千塞北军战士。

    中国人很传统,即便是牺牲在战场上的人,其亲人也尽量把尸骨收回安葬。因此这个公墓中安葬的军人遗骨并不多,大多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或者因为亲属离得太远,比如在外蒙或者新疆的移民,或者是因为各种失误没有收到政府的阵亡通知单,而没能及时把尸骨接回家。

    一排排洁白的大理石墓碑,每个墓碑下就意味着一条年轻的生命,曾经为了塞北而奋斗过,而在赵书礼眼里,他们不仅是为了塞北,而且是为了国家而牺牲的,每一个生命的牺牲,都让塞北强了一分,同样将来会让中国的地位抬升一分。

    公祭的仪式中国古代有,但是那都是祭天祭地祭祖先炎黄的,而专门祭祀军人的倒是没有。公祭前军中倒是展开了一阵讨论,最后赵书礼拍板,就按照祭祀炎黄的模式,不过精简三分算是给老祖宗几分面子。

    虽然精简了不少,但是仍然非常繁杂,什么祷告上苍之类的,众人跟着跪拜鞠躬之类的,宣读祭文之类的。其中不得不提一下那个祭文,是由田子华执笔写的,他现在已经调到了高层,任职军队文宣部部长一职,上校军衔,升迁可谓飞机。他这篇祭文也颇为有气势,其中列举了许多名人,前后卫青霍去病陈汤,中有李靖郭子仪,后有岳飞文天祥史可法,名人效应用到了极致,历史上凡是跟爱国军人有点干系的,都拉出来陪衬了。最后歌颂塞北军士兵,堪比这些先辈。

    总参谋长李忘川代表全军祭文诵读完后众人又是三拜,然后分开,没人发一把铁锹,给旧坟添上新土,这就算完事了。

    在公祭的时候,赵书礼突然心生感慨,他已经尽力不加入军阀混战了,可是塞北的士兵还是死伤了数万之多,要是将来跟日本人的全面战争开启,那不知道还要添多少新坟啊。而从清明节到九一八就只有五个来月了,赵书礼突然心生一股紧迫感,是到了做最后准备的时候了。

    新收编的晋军士兵已经轮训了几个月,经过轮训的士兵身上的气势正在慢慢跟塞北军接近,军官也有相当在军校中努力中。在赵书礼的严令下,政府不惜工本的投入,已经有十个大型兵工厂进入了最后的设备调试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赵书礼下达结束避政后的第一个军令,举行三军演习。

    演习规模很大,主力军第一二三军三十万人全部参加,晋军中结束轮训的十万人也要参加。同时请国内各大势力,中央军东北军粤军都来观摩,甚至也请了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法国,就连日本也发出了邀请函。

    不过英国人拒绝参加,其他列强纷纷派出驻华武官来观摩演习,他们也想了解一下中国的军事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塞北军现在就代表了中国军队的最强战斗力。中国各大势力倒是悉数到场,就连川军四巨头,青海马步芳兄弟这样的边缘势力都分别派遣了代表前来。

    演习的前奏是大阅兵,四十万大军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归绥的东西大街走过。

    这条东西大街大规模扩建是26年赵书礼占领这里后,29年才建设完毕,道路宽阔达百米。这条街也是归绥最繁华的大街,归绥主要的大型建筑都位于这条街两侧,有政府办公大楼,北方第二三博济医院,赵书礼的总司令官邸,第五集团军总司令部。民用的建筑有一个电影院,一个歌剧院,以及两个百货大楼。

    由于政府大楼门前有一个小型的喷泉广场,所以在这里搭建了阅兵台,邀请来的贵宾齐聚这里。可这里位于城市中央,中午十二点钟前军才走到了这里。

    先头部队是塞北军第一军101师,师长谭舞戈,是郑金声的老部下,郑金声去筹办军校后,他直接就去了军校做了第一批学员,参谋长暂代了一段时间的师长,他回来后就继任了。

    第一军在这次中原大战中终于有所建树,在田子华调动了部队的积极性后,第一军和第二军展开了一场竞赛。第二军第一个进入了宁夏城,第一军就憋着一股子劲,第二军进入白银,他们就攻入兰州。第二军攻定西,他们就攻陇西,第二军往西攻张掖,他们就往东攻平凉。原本的第一军始终不服气新近崛起的耀眼的第二军,连这次阅兵他们都要争谁走第一。

    最后定下来是按照番号,排名不分先后。

    步兵刚刚走过主席台,观礼的洋人中一个有点坐不住了,他是法国驻京武官。他的脸色有些不自在,只听他窃窃私语了几句,赵书礼不懂法语,不然他就能听清那是说的“该死的德佬”,“被诅咒的原野灰”之类的词汇了。‘德佬’是一战时候法国人给德国军队起的外号,同样‘原野灰’也是,因为德国的军装颜色是一种贴合欧洲原野的灰色伪装色,一战结束前德国人始终在法国境内,可见法国人对德国的观感了,尤其是这个武官还是在一战中爬过战壕,整日处在德国人带来的死亡恐惧中的人。

    塞北军士兵一般有两套军装,一套是天蓝色的军常服,非常显眼
>>>点击查看《穿越之大民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