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论我在学校里的那些日子 > 论我在学校里的那些日子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章 读后感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论我在学校里的那些日子 章节目录 第一章 读后感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那个燥热的夏天早已悄然离去,徒留我一人哀叹,蓦然回首,当初的苦痛已然褪去,记忆早已为她蒙好面纱,潮起潮落,只留下满地黄沙。过去的一切,无论悲欢离合,都为我的人生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过去固然美好,但更应把握当下。沉湎过去,是为懦夫,不愿走向未知。把握当下,不必在意是是非非,要快马扬鞭,要盛大哗然,要不惧岁月不惧风,要不撞南墙不回头,要肆意生长。

    未来呢,谁也说不清楚。但我知道美好的未来属于那些拥抱希望,相信梦想之美好的人。

    从懵懵懂懂的高中到大学,我始终迷茫着,我未来会走向哪里,何处会是吾乡。站在人生的分水岭的时候,我是迷茫的,无措的,甚至是轻佻的,傲慢的我还不知道命运在暗中标下的价格。

    命运的齿轮转动,我也被推着走向了未知,我如同一个婴孩一般,只能睁大眼睛无措的看着这个世界。

    在父母羽翼下成长的我初次面对外界,我又憧憬又害怕,我会很担心我的室友,我总是习惯性退缩,我也总是害怕面对。高中时候,我因为室友总是熬夜学习,这极大的影响到了我的睡眠,我从而第二天上课总是昏昏欲睡,我总是害怕提出问题。终于在第一个学期快要完结时,我搬出了原来的宿舍,我的新室友是和我差不多的问题,我们两个,同是天涯沦落人,冥冥之中的缘分让她与我相遇,同样惊喜的是,老师与我的缘分,茫茫人海得以相遇,很高兴认识您,我亲爱的老师。

    每一段新的旅程开始时,我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幻想,幻想我的老师同学的模样,幻想未来的生活环境,幻想我的课程作业……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有了面对未来的勇气,有了少年该有的朝气,可我又总是害怕,害怕失去曾经拥有的一切。

    ————————————————————

    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两种尺度,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连结在一起的群居动物,而动物不过。是物的一种尺度,它只会满足自我的需求,而人不仅仅能够满足自身的需求,还能按照美的方式改变和创造世界。

    而对于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这种人生追求,这无疑是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最好方式,按照自己的审美方式来改造世界,是个人对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的深刻诠释,这种人生追求不仅满足了个体的需求,也以自己的方式来改造世界,所谓是一举两得,而我认为对世界的改造重点并不在于个人对世界的影响力大小,服务人民的事可以是小事亦或大事,重要的是行为而不是表面的言行,古人有言,君子论迹不论心,随心而动。
>>>点击查看《论我在学校里的那些日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