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50章 特种武器(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章节目录 第150章 特种武器(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武垒心里鄙视着,却不敢表现出来,连忙说道:“陛下,不能离得太近啊。”

    赵昺微微点下头,然后举着铁皮喇叭,对着前面的十名匠人,开始大声喊话:“握草,你们这帮废物,装个弹丸都能装反了,赶紧倒出来!说你呢,就是你!”

    果然,有个匠人偷偷扭了那么一点点头。

    看到有人扭头,赵昺更来劲了:“刚才那个扭头的,这要是打仗,你就死了,死翘翘了!”

    赵昺跟个唐僧似的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随着赵昺唠叨的升级,十名匠人多多少少都受到一些干扰。

    两分钟后,十名枪手陆续打完了十发子弹。

    喊得口干舌燥的赵昺也消停了下来。

    既然是比赛,那就总有一个第一名。比赛结束后,赵昺又一次言出必行把五百文发了下去。

    匠人既测试了燧发枪的性能,又领了一定额度的赏钱,皆大欢喜的局面。

    但这也只是初步的测试罢了,火枪没有数百上千次的测试,那是绝不能定型的。

    看完热闹之后,就该谈论正事了。

    赵昺和众人来到议事厅,喝了点茶水,顺便吃些点心补充一下体力。

    分别落座之后,赵昺问道。“李恩,这种燧发枪一分钟最多能射几发子弹?”

    “回官家,此前熟练的匠人每分钟能打出5发弹药的成绩,一分钟之内打第6发时间不够。”李恩回答道。

    “嗯,已经不错了。让儿郎们多多训练,试一试能不能每分钟打6次。”

    “小的遵旨。”

    原来的火绳枪,士卒们的要求是每分钟打3枪,而这种更高级的燧发枪,每分钟的射击次数已经达到了5次。

    速度已经比原来的火绳枪提高了六成。

    赵昺对于这样的速度还是很满意的。当然了和十九世纪后期的第一支现代栓动步枪——维特利M1869没有可比性,这种用的是后装金属弹壳弹药。

    “张卿,能不能打造一些特殊的装备,比如枪筒不用太长,射程不需要太远,最好是双筒枪。这样紧急时刻随时可以再发射一次,关键时刻是可以救命的。”

    赵昺准备给黄鹤的特种部队量身打造一些适合的装备,首先想到的就是后世的那种双筒猎枪,两个击锤的那种。

    可以连续打两枪,关键时刻真的是可以保命的。

    而且枪筒变得更短一些,也更加适合在丛林中作战。

    “回陛下,双筒燧发枪,把两支枪管并在一起。臣以为,理论上应该可以的。请陛下给臣等一些时日,臣等好好琢磨琢磨。”张有德略微思考了一下,并没有把话说得太满。

    双筒枪并不难,难的在于一个扳机可以控制两个“龙头”,也就是两个击锤。

    扳动哪个击锤,就可以发射哪个枪筒里的弹药。

    如果搞成两个扳机就有点难以操作,当然了也可以前后两个扳机,但关键时刻万一搞错了,那不是要命了么?

    “这倒不急,目前还是要以膛线燧发枪为主,测试全部完成之后,争取早日定型。”

    新式武器必须进行严格的测试才能定型,这是关系到将士们生死存亡的问题。事关重大是绝对不能过于心急的。

    “臣明白,臣定当让人严格测试,争取早日定型。”张有德说道。

    “武垒,你也是打过仗的,你觉得如果是小股人马,哪些武器适合在各种不同的地形环境中使用?”

    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情还是需要咨询专业的人员。

    闭门造车是要不得的。

    如果是想当然造出来的武器,有时候想法是好的,但真不一定实用。

    只有经过实战考验的才是好东西,这个道理赵昺还是理解的。

    思考了一会的武垒说道:“回官家,这作战无非陆战、水战。这纯粹的陆战其地形又有山地,平原之分。山地多林木若使用长柄武器无异于送死的节奏。而平原地区,地势开阔短兵器又不占优势。”

    赵昺点点头,示意继续说下去。

    “倘若是小股人马,正如官家所言,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肯定不能硬拼。常规时间人马必定隐藏于山区密林之中。传统的长矛长枪用处不大,需要近距离威力巨大的火器,一枪直接毙命的那种,而不是打一枪还要上去再补一刀。”

    “武护卫言之有理,一枪直接干死,这就要求近距离的枪弹威力够大,能穿透数层铠甲。”

    “官家,山地之中,树木林立,火器既要保证威力,还不能太长,以至于无法施展开来。”

    众人七嘴八舌讨论着。

    “最好能和腰刀的长度类似。”李恩道。

    “嗯,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李恩,此事在燧发枪定型之后,就开始研制吧。”赵昺看了一眼李恩吩咐道。

    “小的遵旨,小的明白轻重缓急,请官家放心。”站在一边的李恩连忙说道。

    “李恩,此事等到元
>>>点击查看《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