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27章 在德还是在险(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章节目录 第127章 在德还是在险(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陛下您请。”赵与珞道。

    而黄鹤早已快步走在前面,打开了房门。

    厨房很快就把准备好的用铁丝串起来的肉串,切得细薄的兔肉片端了上来。

    铜炉、炭火都被下人们拿了出来。

    还算宽敞的二院里,炭火烧的通红。

    “你们先看看我是怎么做的,你们跟着学就行了,很是简单的。”赵昺撸起袖子,亲自示范着。

    “陛下,这不太好吧,正所谓君子远庖厨。陛下九五之尊怎能做这些?”赵与珞犹豫一下还是说了出来。

    “哈哈,兴王,还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呢。”

    “所谓的君子远庖厨,此等小事我等何必在意。”

    “兴王可知雪夜定策?”赵昺一边不停地翻着肉串,顺便给肉串刷上油,一边笑着问道。

    “臣自是知道这雪夜定策之事。”

    “当年太祖皇帝在大雪纷飞的深夜突然造访赵普家中,和赵普定下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国策。”

    “只可惜太祖英年早逝,从此我朝再无机会收复幽云十六州。”赵与珞转过身目视北方,愤然地说道。

    “那兴王可知太祖皇帝西巡洛阳之事?”赵昺说着话,可手里的活儿却是一刻不停。

    至于说火锅嘛,宋朝已经很流行了,自然不必赵昺做什么指导,已经有人帮忙支了起来。

    这个问题一出来,赵与珞脸色数变。

    虽然此时的皇位已经由赵二一脉传至太祖四子秦王赵德芳一脉,后来因为其八世孙为宁宗赵扩九个儿子均夭折,皇位又转到燕王赵德昭一脉。

    但此事在赵宋皇家内部、朝堂之上依然避讳甚重。

    当年驴车皇帝御驾亲征,北伐幽州,乱军之中皇帝失踪,军方代表打算立赵德昭为帝,等回到开封赵德昭又为将士们讨要封赏。

    两件事犯了忌讳。

    驴车皇帝的一句“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当日赵德昭自杀身亡。

    驴车皇帝显然是想撕毁所谓的“金匮之盟”,一边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大统。

    历史上关于赵德昭之死只言片语的记录,可以确定赵德昭之死与赵二脱不了关系,必然是受到了某个传话之人的威胁。

    若是赵德昭之死属于惊恐之中的“自杀”,那么两年以后年仅22岁的赵德芳之死那就更难说是正常死亡了。

    秦康惠王赵德芳的死亡原因相对于赵德昭的死来说,更是增加了一层扑朔迷离。

    史料仅仅记录了三个字:“寝疾薨”。

    “疾寝薨”好理解啊,一个人生病了,在睡梦中死去。

    “寝疾薨”什么鬼?睡着了,然后生病,最后死了?

    心梗?脑溢血?

    太平兴国七年,赵廷美也被削去魏王爵位和一切官职,流放至房州,并于两年后,因忧愤成疾,病死于房州。

    捋一捋,979年赵德昭自杀;981年赵德芳病死;984年赵廷美病死。

    每死一个,赵二就要大哭一扬,整整哭了三次。

    按照谁受益,谁嫌疑最大的原则,赵二是脱不了干系的。

    大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三月初四,宋太祖赵匡胤西巡洛阳。

    洛阳夹马营,这是赵太祖的故乡,曾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少年时光。

    自12岁仗剑出游,数十年戎马倥偬(kong zong都读三声,紧迫繁忙之意。),君临天下,难得有机会故地重游。

    开封,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大,人口最多,也是无比繁华的北宋都城,位于华北大平原的南端,四面一马平川,地势坦荡,无险可守。

    单独从军事角度来说,犯了兵家大忌,在冷兵器时代其实并不适合作为都城的。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此诗中的长安特指北宋都城东京汴梁城。)

    辛弃疾的这首诗验证了赵太祖的当年的忧虑。

    北宋名臣范仲淹也曾表达过对开封作为首都的忧虑。

    曾上疏朝廷言辞尖锐:“洛阳险固,汴梁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汴,既有事必居洛阳。”

    虽然范仲淹上书朝廷,表达了自己对开封作为首都的担忧,但迁都一事谈何容易?

    后来的“靖康之耻”就是最好的说明。

    太祖赵匡胤西巡洛阳之时,对群臣突然宣布打算迁都洛阳。

    群臣惊愕,反对者甚多,赞同者寥寥无几。

    强悍如赵太祖对比也无可奈何。

    只好暂住洛阳,这一住就是长达近三个月之久。

    群臣以东京汴河漕运便利为由纷纷奏请太祖返朝。

    而事实情况是朝中众多大臣们的家业都在东京汴梁,谁又愿意舍弃产业,迁往因兵荒马乱,战乱不断早已经破落不堪的洛阳城。

    赵匡胤仍然不死心,直接说洛阳不行,那就迁往长安。

    以山河
>>>点击查看《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