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肖邦 > 肖邦目录 > 章节目录 第01章 忧伤01(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肖邦 章节目录 第01章 忧伤01(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中年妇女听出了他的声音,知道站在门外的是她的儿子,便忙把门打开,让对方进到了家里。待她的儿子进了门,她边把门关上边对她说:

    “我和你爸早晨进城拉货,到了下午才回来,看到你的行李,就知道你回来了。”

    紧接着,出了门洞,进到庭院里面之后,她便又朝里屋喊道:

    “他爹,肖邦回来了。”

    随后,她再次转过头来对她的儿子说,“你先进去吧,和你爸说说话,我这就准备晚饭去。”说完,她就拐进了旁边的厨房,忙活去了。

    肖邦进到屋里,里面昏昏暗暗的,没有开灯,只有一台电视机在不停地闪烁着。

    “回来了?”和他说话的是一位肤色较为黝黑的男人。这位肤色较为黝黑的男人是肖邦的父亲,由于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所以肤色显得较为黝黑苍老。

    “嗯。”肖邦轻轻地回答,然后找了一把凳子坐下,顺便用目光搜寻了一下他的行李,发现它们整齐的摆放在最里边的桌子下面。

    “那件事情怎么样了?”父亲关心地问道。“他们后来有没有找你的麻烦啊?”

    “还好吧,”肖邦悠悠地回答道。

    “什么叫还好吧?”父亲略带责备的口吻又接着说:

    “我是问你事情怎么解决的?”

    “没怎么解决,”肖邦回答说,“自从我给了他一棍,我本想着他会来报复。况且,我也不怕他报复,我担心他叫了人来,他们人多,我会吃亏,一起去的那两个邻村的小孩简直是胆小如鼠,我也没指望他们能够帮上什么忙,他们也确实没有帮上忙,就连帮我提个衣服站在旁边都不敢。再后来,那个挨了我一棍的男孩,他就躲着我,在那里待了不到一个月,便和他的老表一起离开了。”

    “这样胡闹,以后可怎么行啊?”父亲担忧地说。“外面人生地不熟的,那么远,你怎么还是招惹是非,你有想过我和你妈妈吗?你打电话的时候,你爷爷奶奶也在旁边,你这样的脾气,我们怎么能不担心你?”

    “不是我的错,我当时确实没想那么多,可我也是忍无可忍。就算再来一次,我还是会给他一棍,我才不管多远呐,什么人生地不熟的,我现在谁都不怕了!”他情绪略显激动地说道。

    父亲的脸瞬间涨的通红,神色有些沉重,不再言语。

    肖邦也不再言语。他注视着电视中晃动着的画面,完全心不在焉。他想,父亲不会理解他的,他们之间存在着深深的隔阂,他不再是那个父亲严格管教之下乖巧听话的孩子了。父亲肯定还在为那件事情耿耿于怀;呵呵,或许,从那时起,他们之间就注定不会再有长时间的平静谈话了。

    除了电视机不断发出的响声,整个屋子里面静悄悄的。

    随后,母亲把准备好的晚饭给端了过来,肖邦接过母亲为他盛好的面汤。父亲让母亲把他之前喝剩下的半瓶白酒从柜子里面取了出来,自己一个人喝了两杯;饭罢,便去东厢整理他的账本去了。紧接着,母亲收拾过了饭桌之后,便去衣柜里面,翻找出了两条被褥,并将其铺在了西厢的床上。西厢里堆满了父亲从县城拉回来的水果,母亲要在晚上把这些货物倒腾出来重新装袋。而肖邦经过将近两天多的行程,也早已疲惫不堪,于是便早早地关掉电视,躺进了母亲为他铺好的床上。

    靠近床边的写字桌上,放着一盏破旧不堪的台灯,散发出米黄色的微弱光芒。母亲坐在平铺在地上的草垫上面,低头仔细地挑拣着水果,并将它们分别装进新的水果袋里。灯光照在母亲的身上,肖邦看到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许多,她的面容也苍老了许多,她的手掌十分的粗糙,上面布满了一道道刀口似的裂痕。他侧卧在床上,默默注视着眼前辛苦工作的母亲,脑海中不断地浮现出,母亲一直以来给予他的印象。

    无疑,她是一位朴实伟大的母亲;在这个家里面,她不知疲劳,干的比谁都多。每年春节准备好了年夜饭之后,这位朴实的母亲都会带着她的家人跪倒在饭桌前,对着挂在房间正中墙壁上的一幅耶稣画像,向她那全能的上帝进行祷告;希望她的上帝能够保佑她的家人平平安安、幸福安康,祝愿他们的日子将来会越过越好。她是一位基督教徒,在他们那里集市的东面,有着一座基督教堂。肖邦很小的时候,曾经跟着他的母亲、祖母和婶婶一起去过那里几次。教堂是一间空旷且十分高大的房子,在房子的屋脊前面,竖着一个高大的木制而成的十字架,十字架整体被油漆给涂饰成了红色。每逢周日的上午,或者是下午,周边村庄里的许多妇女和老人,便会带着孩子一起前往那里去做礼拜。教堂里有着许多长长的凳子及桌子,人们坐在那里,听着牧师站在前面的讲台上,为大家布道,宣讲教义。之后,会有一个形式,一些自发的群众或是信徒,会走到讲台上面,向底下的人们讲述,他们的上帝是如何大显神通,给予他们恩泽的,诸如久治不愈的大病,如何瞬间好了之类的。然后,人们便会在牧师的引导之下齐唱赞歌,颂扬他们伟大的主。有时,教堂还会主动地组织一些捐款,用于修缮教
>>>点击查看《肖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