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回忆盗墓的那些年 > 回忆盗墓的那些年目录 > 章节目录 第 三十七 章 苗家古寨(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回忆盗墓的那些年 章节目录 第 三十七 章 苗家古寨(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以往我们都是冒充记者,新闻人员来这些地方,以此来获取当地人的信任,而事实也证明,那种方法确实好用,基本上都会很热情的欢迎我们。

    而这次我们并没有采用那个方法,通过调查得知这个苗寨里差不多有一百五十多户人家,其中杨姓人口居多,有九十户左右,其余六十户姓黄。

    此外这个位于威信县水田镇大山深处的古老村寨里面的寨主名叫杨守成。

    这个杨守成是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一般苗族掌权话事的人都被称为寨主,或者苗王。

    苗王或者寨主一般都是由寨子里年事较高,最具威信的人担任的。

    可能是位于大山深处的原因吧,这个寨子里的人基本很少出去,因此这也导致这个寨子与世隔绝,这个寨子里也不是没有大学生,只是很少。

    这里的人基本生活都是靠寨子里的人自给自足,像平时生病什么的都会由寨子里的巫医医治。

    而且这个寨子里的人基本百分之九十都信奉鬼神之所,很多节日或者重要的事情都会举行祭祀活动。

    调查完这些我们一行人通过商议决定,直接表明我们的来意,并且还准备了很多的生活用品。

    那时候不像现在那么发达,很多地方经济也不富裕,很多家里基本都是那种土砖房。

    所以当我们在当地采购生活用品的时候,那老板都看懵了,要知道这些量足足够他们店将近一年的收入了,光大米都买了五十包,还有一些油啊,什么的生活用品,总之买了很多。

    老板见我们一下子买了这么多的东西,当下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当得知我们要去水田镇大山里的那座苗寨时,还以为我们是哪个希望工程的人,跑来这里做慈善来了。

    毕竟一般普通人哪有这消费能力啊,大米和油动不动都是几十包,几十桶的买。

    这店老板啊当即也是表示,那里山路不太好走,这么多东西怕是不好运过去,如果我们需要帮忙的话,他可以帮忙联系人帮我们一起运过去。

    另外看我们衣着打扮以及口音不像是本地人,他也可以给我们找个导游,能更好的交流,以及不至于在山里迷路。

    不过由于路途有点远,这个导游费和运费的话得我们出,闻言谢过店老板就这样两辆手摇式柴油拖拉机跟在我们后面朝着水田镇大山开去。

    那种拖拉机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用过,总之危险系数极高,一般人可能没见过,见过也不一定会开,那个一般人打火都打不着,我记得那时候被那个摇拖拉机的钥匙打到过头,那滋味,一个字形容,“疼!”真疼啊,这个可能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那种感觉吧。

    话又说回来,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朝着苗寨开去,远远的看着,倒还真有几分我们是来扶贫的味道,就差几个新闻记者了哈哈。

    得亏我们的车是拖拉机和金杯车啊,抗造,特别抗造,要是换现在的小车啊指定得抛锚开不动道了。

    我们是从水田镇的文化广扬出发的,一路上虽说费了点时间但是好在没有发生什意外,也是在下午三点多左右的样子到了苗寨。

    下车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门楼,上面写着四个小篆字体“苗家古寨”,这个门楼是木质的很大,通体采用的是榫卯结构制成的,我观察了一下,发现没有一颗钉子!

    这块门楼经历无数风雨岁月侵蚀,肉眼可见的有很多地方已经腐烂了,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年这块门楼依旧屹立不倒,可见先辈工匠的技艺高潮,看到这我心里莫名的有一种情感,说不上来,好像产生了共鸣一样。

    这时候我们之前找的那个向导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个向导自然是知道我们来此的目的。

    他带着我们经过苗家古寨门口朝里走去,此时寨子里很多的男女老少纷纷在远处朝着我们观望。

    而且目光主要是落在我们那两辆装满生活用品的拖拉机上,虽然他们这里的人很少出去,但并不代表他们不认识这些。

    沿着村里的石子路一路朝里走,一眼望去清一色的吊脚楼,这些吊脚楼都很高很宽敞,从外面看这些吊脚楼好像只有几根木头柱子支撑,给人一种摇摇欲坠,好像很容易就塌了一样,实则不然。

    虽然它只用了几个木头柱子支撑,实际上非常结实,之所以这么结实,是因为整栋吊脚楼全部用了当地的木材建造而成,采用的是传统卯结构,整栋房屋没有用一颗铁钉子。

    你们想想这些吊脚楼仅凭几根主要的木头柱子支撑就能这么多年屹立不倒,可见当时这些建造者的动手能力之强。

    这些吊脚楼也称为吊楼,在很多少数民族的村庄都能看见,例如苗族,土家族等,现在的话你们去湖南云南等地的苗族或者土家族的话依然能看见。

    这里的吊脚楼基本都是三层的,吊脚楼一层用来养牲畜,家禽层用来住人,三层是用来储存粮食。

    这地方的地势特点就是典型的云贵川地貌,梯田里种着一大片的茶树,看着别有一番风味,等我以后赚够钱了,我就在山里找
>>>点击查看《回忆盗墓的那些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