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读云听海的新书 > 读云听海的新书目录 > 章节目录 第63章 秘密交通线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读云听海的新书 章节目录 第63章 秘密交通线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这条交通线,如同一条隐秘的河流,在波涛汹涌的时代里,默默承载着革命的使命。航船、渔船,成为了这条线上的信使,而船民和渔民中的积极分子,则化身为勇敢的护送员。

    5月的一个夜晚,汉口站的交通员李运华同志,怀揣着一份至关重要的机密情报,准备踏上前往沔阳的征程。这次任务非同小可,一旦情报落入敌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沔东城工部长王树德和渔民黄道行承担了这次接送任务。黄道行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渔民,他深知夜间行船的种种风险,但更清楚这次任务的重要性。他邀来了几个可靠的朋友,组成了一支临时的打鱼船队。

    李运华同志虽然是城里人,但此刻却不得不扮成一名打鱼人。他换上粗糙的渔民装束,试图融入这个临时的集体。然而,他的细皮嫩肉和城里人的气质,却让他在船上显得格格不入。更糟糕的是,他从未在船上待过,站都站不稳,更别说像渔民那样熟练地操船了。

    “这不行,白天不能走,只有等到晚上!”王树德看着李运华那笨拙的样子,果断地做出了决定。

    夜幕降临,王树德和黄道行带着几条渔船悄然出发。他们沿着江水溯流而上,朝着水洪口的方向驶去。沿途的哨卡,以往主要检查往来的客船和货船,对渔船查得并不严格。然而,今夜却不同寻常,所有船只都要接受检查,甚至还要登船点验人头。

    船队行驶到阳逻哨卡时,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哨兵打着手电筒,喝问道:“干什么的?”王树德赶忙让船拢岸,跳上哨卡,满脸笑容地回应:“打鱼的,赶江汛呢,请您行个方便。”

    哨兵斜着眼睛打量着几条船,突然问道:“赶江汛不往下游去为什么往上游去?”王树德心中一紧,但黄道行却从容不迫地开口:“春汛赶上,秋汛赶下,现如今正是春汛旺水,鱼都迎水而上,我们当然得往上游赶了。”“对,对,对,春汛赶上,春汛赶上。”王树德连声附和,同时偷偷将几块大洋递了过去。

    哨兵见了钱,口气缓和了许多:“这几天上头说共军地下交通线活动得厉害,兄弟们不得不查紧点。”王树德赶紧附和:“那是那是,我们也怕碰到共军游击队呢!”

    哨卡放行后,大家总算松了一口气。出了阳逻,夜色越来越浓。黄道行提醒大家:“再遇哨卡,我们就把船荡到河心去,尽量不出声,免得麻烦。”他们将桨桩重新上了油,把白色显眼的东西都收进舱里,以减少被发现的危险。

    此后几道关卡,虽然也有惊无险地通过了,但大家的心情却始终紧绷着。直到天蒙蒙亮时,船队终于到达了水洪口。过了这个哨卡,就进入内河了,沿途哨卡都有熟人,危险性就小多了。

    然而,就在大家提着的心刚要放下时,水洪口哨卡上的一个哨兵却突然拉响了枪栓,喝问道:“什么人?”“打鱼的。”船上的人赶紧回答。“半夜三更打什么鱼,你们不是共党吧?”哨兵的声音充满了怀疑。

    黄道行笑了笑,说:“你老总这就外行了,俗话说,早上的螃鲏晚上的虾,半夜的鲫鱼赛脚巴,我们打了一船大鲫鱼呢。”说着,他主动将船摇拢去。哨兵上船一看,果然一舱活蹦乱跳的鲫鱼。王树德挑了几条大鱼,送到哨兵面前:“今夜大发利市,送几条老总们熬汤喝。”哨兵见状,乐得连忙挥手:“好,好,慢走!”

    原来,为了应付硬要上船检查的哨兵,王树德他们在出发时就买了些鱼放在舱里。“打渔船上看不到鱼,敌人会起疑心的。”王树德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就这样,在夜色的掩护下,船队顺利地通过了最后一道关卡,朝着沔阳的方向驶去。而李运华同志,也在这段惊心动魄的旅程中,完成了他的使命。
>>>点击查看《读云听海的新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