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血刺玫瑰【刑侦】 > 血刺玫瑰【刑侦】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5章 用血迹还原案发经过(一)(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血刺玫瑰【刑侦】 章节目录 第25章 用血迹还原案发经过(一)(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度处垂直滴落的血滴边缘,有较多的小毛刺。”

    “血液量相同的情况下,在10-50厘米的距离之间,垂直于地面的距离越长,形成的血滴越大,血滴边缘的毛刺也越多;但当垂直距离超过100厘米时,滴落血迹的形状基本就不再发生变化,但血液落地后由于飞溅作用,会在血滴周围形成许多小血滴。”

    “正常情况下,技术过硬的法医或痕检,可以通过这串滴落状血迹,推断出凶手的身高、步伐,以及行走速度。”

    温阮的叹息与她讲解时的语调,都是又轻又缓,可落在封序耳中,却像一个个重重的巴掌。

    比先前当众嘲讽他没脑子,更让他感觉疼。

    ——题外话——

    喷溅状血迹:指人体动脉血管破裂时,血液因动脉的血压瞬间高速喷出,撞击到客体表面后形成的血迹形态。喷溅状血迹多呈感叹号状,且方向一致、分布密集,尖端指向喷溅的方向。

    擦拭状血迹:指沾血的物体以擦碰、涂抹、碰触等运动方式,直接与另一物体接触所形成的血迹。

    滴落状血迹:指血液受到重力作用,自由下落,撞击在客体表面上所形成的血迹。其形态与下落时的接触角度直接相关,血滴垂直接触时,血迹呈圆形或类圆形,血滴以一定角度接触时,呈椭圆形。
>>>点击查看《血刺玫瑰【刑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