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重启1983 > 重启1983目录 > 章节目录 第9章 问 计(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重启1983 章节目录 第9章 问 计(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这时候服务员端着菜上来了,李思源给二人倒上酒,端起酒杯说:“要不先吃先说吧!黄先生,厂长,咱们走一个!”

    黄再兴和杨泰然也端起酒杯:“来,走一个。”

    一杯酒下肚,杨泰然也打开了话匣子:“这个客户和我们合作了十几年了,在沪市是大连锁鞋店,每年都要从我们厂订十万双鞋,我们也是按照往年的惯例把鞋提前生产出来,谁知道今年他们突然不要了,我这十万双鞋就全都压在了仓库里,把我愁的这两天白头发都多了不少。”

    黄再兴说:“杨厂长今天就是想找我问计的吧!”

    其实杨泰然也就是病急乱投医,也没指望黄再兴有什么主意,他是听了李思源的事后觉得黄再兴这人比较神,想认识一下。

    黄再兴说:“客户突然不要的原因我大致也能算到一些,不知道杨厂长愿不愿意听听。”

    杨泰然点点头:“愿闻黄先生高见。”

    黄再兴把酒杯放下说:“咱们厂皮鞋质量绝对是没问题的,和登云、飞机牌皮鞋都是一个档次的,问题不是出在质量上,是出在款式上。”

    杨泰然疑惑地问:“质量肯定没问题,我们的用料也都是头层的黄牛皮,只是款式能有什么问题?”

    黄再兴说:“如果我猜的没错,咱们厂出的这批皮鞋还是老式的大头皮鞋吧!”

    杨泰然点点头道:“咱们厂十几年都是这样的款式,客户也没什么意见啊!”

    黄再兴分析道:“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喜欢这种老式的大头皮鞋了,他们喜欢的是新潮的尖头皮鞋。现在广东那边很多新兴的皮鞋厂,他们的皮鞋也都是最新潮的款式,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这个大客户一定是从广东那边订了新款的尖头皮鞋。

    还有一个原因,是广东那边的工厂都是私营企业,生产同样一双皮鞋的成本要比国营皮革厂低三到五块钱左右。”

    杨泰然和李思源惊了,杨泰然问:“黄先生居然对皮革行业这么了解,是不是以前在这个行业干过?”

    黄再兴微微一笑:“没有,我就是个算命的,从没在这个行业干过。”

    杨泰然眉头又皱了起来,问:“可是我这十万双皮鞋已经生产出来了,厂里的流动资金也都压在上面了,这批鞋卖不出去可就麻烦了,黄先生可有什么办法吗?”

    “办法当然有。”黄再兴止住了话头,当然不能直接说,说出来就不值钱了,现在是要钱的时候,他端起了酒杯,三人喝了一口。

    杨泰然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从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黄先生,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还请别嫌少。”

    黄再兴把信封接过来,笑着说:“办法很简单,杨厂长请我当业务经理,一个月我保证把这十万双鞋全卖出去。”

    杨泰然犹豫了,他没跟黄再兴打过交道,自然不敢轻易相信他能一个月就把这些鞋都卖出去,不过看黄再兴信誓旦旦的样子,又莫名对这个年轻人有点信心。

    黄再兴看出他的犹豫,知道还得震他一震,想了想说:“杨厂长,你这批鞋成本价十九块五,出厂价25块钱,我说的对不对。”

    杨泰然倒吸了一口气:“黄先生这都能算到,太厉害了。”

    “这样吧,我帮你一个月把这些鞋都卖出去,不过一双鞋我要提一块钱。”

    杨泰然举起酒杯一饮而尽,道:“好,黄先生要是真有办法能一个月把这些鞋子全都卖出去,那是救活了我们厂子啊,提成绝对没问题,我现在就可以和黄先生签合同。”

    “好,杨厂长爽快!”

    杨泰然拿出纸笔,当下写了一个合同,一式两份,两人签字。

    黄再兴知道杨泰然是个信义之人,只要他说了,肯定会给自己提成,于是把合同收起来道:“既然杨厂长这么说了,我也就知无不言。”

    “黄先生请讲。”

    “这批鞋虽然款式比较老,但是在下沉市场还是很受欢迎的。”

    杨泰然问:“什么是下沉市场?”

    黄再兴愣了一下,解释道:“下沉市场就是市、县镇与农村地区组成的巨大市场空间。”

    杨泰然和李思源恍然大悟,杨泰然说:“我们的皮鞋在沪市的商场要卖一百多一双,这样会不会损害我们的品牌声誉啊!”

    黄再兴笑道:“杨厂长多虑了,咱们可不是降价,是让利和扶持农民,我的计划就是搞一次产品下乡活动,杨厂长可以联合温州的其他厂子一起去找商务局谈一下,相信温州也有很多工厂有产品积压,咱们这些厂子把利润让出来,让商务局组织下面的县乡开个会,以财政补贴的名义,把积压和库存的产品便宜卖给农民,比如一双鞋卖39,49,其他的就说是财政补贴了,这样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

    杨泰然竖起了大拇指:“高啊,昨天我还听国营服装厂的高厂长说他们积压了不少的确良衣服,如果能搞成产品下乡,我们处理了库存,农民买到了便宜产品,政府还有了政绩,一举三得啊!”

>>>点击查看《重启1983》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