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太极世界 > 太极世界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章 重生德林(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太极世界 章节目录 第1章 重生德林(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其初犯既往不咎,不必大惊小怪。真是岂有此理。人岂可如狗一样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下行苟且之事?

    古轻笑道:我也从未与闻理林有此事。或许有,然其也不会以此为荣,广而告之。故古不知也。倘若理林所说之人权自由平等是人行兽道,那便省了辩论之苦,任由其自生自灭是了。然我德林和理林虽有区别,其本质皆是行人道而非兽道。上古先民自拿起叶子遮羞时,便不再是兽而是人。人知廉耻,兽不知廉耻,人与兽便是由此而分。岂有今人不如古人哉?人不可像狗一样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媾和,这不是说教该如此,而是人性本该如此。人人皆不证自明之理。

    古又接着道:若有一个贼,被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指认其是贼,然并未人赃俱获时,他必然要为自己争辩,甚至威胁找官吏去告官。何也?人有羞恶之心罢了。若将此男女相貌籍贯公布于世,他必羞怒告官,更有甚者,自杀而亡。何也?人有羞恶之心罢了。如今有这种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皆是人心不明道理,理林之理和德林之理互相冲突下民无所适从而致,既往不咎也可。人民不明明德久矣。故国之首要在正人心。

    宰曰:正是如此。然如何正人心?如今理林富丽堂皇车水马龙,我德林民心皆向往之。富丽堂皇车水马龙非有经贸之才不可为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何也?心中有私也。利之往来,便有经贸。若人心中皆无私,经贸就如静静死水,虽无波澜之祸但也无生机之能。如正人心,如何发展经贸,发展经贸要利以诱之,岂非鼓励人心之私?难也。

    古道:大缪哉。衣食住行乃身存世之根本,若身不存,心何正之?身之私在身存,为身存而私,其正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此正也。若喜华服而购之,当不以着华服者为尊,不以着破衣者为恶,此正也。对善如好好色,对不善如恶恶臭,心有恻隐推己及人,此正也。心已正,经贸如何不可兴?

    宰道:宰已知之矣。再问:若人人皆可满足衣食住行可为身存,然若有人食山珍海味,有人食糙米淡饭,恐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之念,颜回之正可自正律己,岂可律他?难矣。

    古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当以君身体力行之。

    宰道:然也。

    古再道:正人心,乃正人心之四端,五伦纲常。利,国所欲也,国富而力强,外不敢辱也。利,民所欲也,民富而身正,外不敢辱也。国可与民争利否?不可。民可与国争利否?不可。各占其位,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此为治国以正之道。若我国人,皆可为颜回之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畏高不贬低,那便真正达到理林之人格独立了。然正如你所言,人欲岂可外力摈弃,除内省外别无他法。

    古继续道:国之利,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此一。兴教育明民心中之良知,建立民独立之人格,此二。未闻心不正而可教化民者,心正方可为师可为仕,此三。如此这般上行下效,可也。

    宰道:善也。然何为民之利,何为国之利?

    古道:以国为先,民次之。未闻国不强而民富者可自保富贵者也。

    宰道:善也。善哉。明日辩论不知先生可有把握?

    古并未回答。而是起身走向对面,对面墙上挂满了锤子,有石锤,有木锤,有铜锤,有银锤,有金锤,有铁锤,锤子形态又各有差异,有羊角锤,八角锤,平角锤等等。锤子代表着道理的更迭变迁,也代表着武力的增长。

    宰到书桌抽屉里,拿出一把锤子来递于古,道:这是宰按照狄的技艺知识,连夜叫匠人打出来的刚锤。想来虽不如狄的,但也相差不远。明日可示与众人,表明理林可,我德林也可,以振德林人心。不知先生看可否?

    古并未接过来,淡淡道:示之以器,这器中可有我德林半点道理?他山之石虽可以攻玉,然也要他山之石为我所用才可,否则,岂非小孩拿大锤,落人口实徒增笑柄,那我德林有何颜面立于世间?

    古抬手抄起了木锤,道:明日我便要以这木锤讲讲我德林的道理。

    宰顿了顿,没有再说。
>>>点击查看《太极世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