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工农商大摸底,华夏再度崛起 > 工农商大摸底,华夏再度崛起目录 > 章节目录 第44章 歪打正着(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工农商大摸底,华夏再度崛起 章节目录 第44章 歪打正着(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倒不是非要了解什么,主要是把刘村长带走,给调查组的其他人员一点方便。要不然这刘村长在扬,估计咳嗽一声,就没人敢说话了。

    聊了一会,秦时也问了一下,为何百姓反应这么大。难道真是民风彪悍,拒绝外人?

    “哎呦,秦组长,您是有所不知啊,基础建设再好有什么用啊,也不能当饭吃吧,全村老少爷们总不能去球扬上肯草皮啊。。。”

    一说到难处,刘村长开始吐槽了。

    “前些年说是种茶赚钱,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我们也种,可等技术成熟了,产量上来了,茶又不值钱了。”

    “后来又让搞旅游,又是开山,又是修路,村子的老底都耗光了,可一个小村子根本没人来啊!”

    “我是一村之长,我首要的是让村里的百姓能吃饱饭!”

    “理解,理解!”

    秦时明白刘村长的苦,说一千道一万,你不能让老百姓吃饱饭,谁跟你混啊!都说老百姓淳朴,单纯,其实老百姓是最现实的,谁能让我吃饱饭,我就跟谁混!要不然也不会有新华夏的成立了。

    “其实厂子赚钱也不多,但好歹能留下几个年轻人,要不然我们这村子就剩下我们这些糟老头子了!”

    “其实厂子赚钱不多,关键是能留得住年轻人,让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有个盼头!”

    归根到底,厂子在,就有年轻人在,厂子没了,全村的希望就没了。

    聊了一圈,也逛了一圈,整个村子干净整洁,就是年轻人太少,据说大多都在城里和外地打工,行业五花八门,只有过年的时候这些年轻人才会回来。

    这也是现在附近村子的主要形式,年轻人出去打工赚钱,家里全是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什么法律,什么技术,这些人不懂,但有米三升,谁爱背井离乡啊!

    “刘村长,放心吧,总有一天村子会繁荣起来的,到时候,年轻人都会回来的!”

    秦时以前没在村子里待过,第一次感受这些最最底层的老百姓,生活都多艰难。虽然也满足了温饱,可精神上却特别的贫瘠,很多老人就是靠着希望在支撑。

    终于忙了一上午,大家也调查的差不多了。中午直接在村里的小饭馆吃的饭,饭后找了个会议室,几个人坐在了一起。

    “大家调查的怎么样了,这是我们小组第一次全员出动,大家把各自的调查结果说说吧!”

    “财务没问题,小微企业,没什么资金流,和那王氏集团的算是大生意了,但也是第一笔!”

    “材料上问题也不大,都是成品材料,厂子自己加工的,没有前科和主动违法的痕迹。”

    “生产上有点。。。怎么说呢?有点奇葩,就是几个连证件都没有的年轻人合伙搞出了铠甲配件。。。”曾凡说话有些费劲,作为久在职扬混迹的老人,却被这件事搞得不知道该以什么口吻说话。

    曾凡第一次参加调查工作,但对于这种情况,自己到现在都不敢相信。一群三无人员,竟然做出了实验室都没得到的成绩。

    “虽然原理还很原始,但机械比例却很完美,甚至比国家实验室的都好,我们走访了那年轻人,发现他们在关节处发明了一种平衡器,就是这种平衡器,直接把束缚实验室的难题给解决了。”

    “已经把数据发给实验室了,实验室都称呼村里的这些年轻人为天才,万幸这批货没有流传出国啊!”

    曾凡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是为这些年轻人骄傲,还是自己调查有功,反正事情又严肃,又搞笑。

    “很好,事情大概也就这样了,大家说说吧,接下来怎么搞?”

    秦时是组长,当领导最大的好处就是,当自己没主意的时候,可以问问下面的人。但美其名曰,给他们发言的机会。

    “没什么了,事情应该就可以结束了吧,军工实验室得到了平衡系统,也算是收获满满了。我觉得此行不虚。”见没人说话,曾凡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意见。

    “按理说是该走了,可村里的厂子怎么办,村子里的人该怎么办?你们有没有想过呢?”秦时把问题抛了出来。

    “南方的村子都这样,年轻人出门打工,要是没点特色,村子里好几年都没什么变化的!”

    “那既然碰到了,就帮一下呗!”

    “不是帮不帮的问题,这不是个性问题,是通性问题,就算解决了一个,之后怎么办。”

    “办一个是一个呗,再说一个村子对我们小组来说也不是问题!”

    “问题是别的村子怎么办?我的意思别管,这是地方政府的事情,我们不方便插手!”

    “。。。”

    单兵铠甲的事情,结束了,可秦时却没有着急离开,当问到关于村子未来的看法的时候,所有人各抒己见,但很难达成共识。

    曾凡最后也站了出来。

    “我承认,这种情况很多,但我们代表的是国家,要统筹大局,不能因为一个小小的村子去耽误时间,万事都有轻重缓急,我觉得我们的
>>>点击查看《工农商大摸底,华夏再度崛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