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武周秘史之风云际会 > 武周秘史之风云际会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2章 李隆基的反击(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武周秘史之风云际会 章节目录 第12章 李隆基的反击(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拜访刘幽求的那天,寒风凛冽,落叶纷飞。李隆基迈着坚定的步伐,来到了刘幽求的府上。

    “殿下”刘幽求见到这位一直游离在皇权核心之外的李隆基也感到十分意外,“您怎么来了。”

    李隆基见到刘幽求也是直言不讳“阁老,如今朝中多数都是韦后和安乐公主的人,朝政也一直被宗楚客等把持。如今,我父和太平公主惨遭诬陷,身陷囹圄。而韦后和安乐公主却频频有各种动作。从天降祥瑞,到亚献分明走了则天圣后的道路,我怕再如此下去李唐王朝迟早落入韦后和安乐公主之手。”

    刘幽求眼神黯然,无奈地说道:“殿下,微臣认为,韦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野心,早已人尽皆知。”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她们的野心,只会让大唐陷入动荡,让百姓再次陷入颠沛流离的境地。”

    李隆基眼神闪烁着忧虑,他深知刘幽求所言非虚。他说道:“阁老,江山易主是其次,主要是韦后和安乐公主毕竟不是则天圣后,则天圣后。她们空有野心,却毫无治国理政的能力。如今安乐公主卖官鬻爵,朝廷之内三品之上多如牛毛,严重影响了政治生态。更是为了一个人之享乐,劳民伤财,这样的人怎么能做得了天下的至尊之位。阁老,如今,大唐江山摇摇欲坠,陛下又被韦后和安乐公主蛊惑,如今,正需要像您这样的直臣来指出陛下的问题,要陛下有所警醒才是啊。

    刘幽求沉思片刻,然后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决绝:“殿下,微臣愿为大唐的稳固尽一份绵薄之力。”他的眼神坚定,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李隆基看着刘幽求的眼神,仿佛看到了希望之光。他知道,只要有像刘幽求这样的忠臣辅佐,大唐的江山就有希望。他深情地说道:“阁老,大唐的未来就寄托在您身上了。”

    刘幽求静静地坐在案几旁,目光深邃地望向那位年轻的殿下——李隆基。殿下的身影在烛光下显得更加英挺,眉宇间透露出的决断力和智慧,让刘幽求不禁心生敬佩。

    刘幽求心中暗自思量:“这位殿下生性英明果断,比李显、韦后、安乐公主等不知道强了多少。”他微微摇了摇头,心中虽有无奈,但眼神中仍闪烁着对李隆基的赞赏。他知道,即便这位殿下才华横溢,但目前也仅是相王的次子,江山易主,恐怕难以轮到他继承。

    刘幽求站起身,微微颔首,开始讨论起前段时间李隆基提出的灭蝗策略和他推广的灭蝗火箭。刘幽求对此赞不绝口,他的眼神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语气中充满了敬佩:“殿下的灭蝗策略真是高明,不仅有效地控制了蝗虫灾害,还保护了农田,让百姓免受饥荒之苦。”

    李隆基微笑着回应,他的眼神中闪烁着自信和满足:“阁老,我深受百姓的供养,这只是我应尽的责任。”

    刘幽求凝视着李隆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敬佩和信任。他知道,这位年轻的殿下不仅有着超凡的智慧和决断力,更重要的是,他拥有一颗为了国家和百姓无私奉献的心。

    刘幽求心中暗想:“殿下如此年轻就有如此卓越的才华和远见,若是将来能有机会执掌江山,那将是国家和百姓的福气。”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李隆基治理下繁荣昌盛的国家。

    李隆基谢过刘幽求后,便走了。

    刘幽求看着李隆基的背影,他知道,这位年轻的殿下将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国家的繁荣和百姓的福祉做出巨大的贡献。

    拜访袁从一的过程比李隆基想象的更加顺利。袁从一,这位朝中的老臣,他的智慧与经验,一直是李隆基治国理政的坚实后盾。两人的意见往往不谋而合,这让李隆基在忧虑中找到了一丝安慰。

    他们坐在袁从一的书房中,面对面地交流。书房内,一炉香炉静静地散发着袅袅轻烟,那香气如丝如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两人身上,给这严肃的对话增添了几分暖意。

    李隆基直截了当地问道:“袁公,如今我父和太平公主身陷囹圄,而韦氏兴起。恐怕这次就是冲着陛下的江山去的。”他的声音中带着不易察觉的忧虑,眼神深沉,透露出对国家的深深担忧。

    袁从一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深思熟虑。然后,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殿下,此事但凡朝中有志之士谁看不出来呢。只是,韦后有陛下的支持,朝中众臣敢怒不敢言啊。”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君王的敬重。

    李隆基听后,微微点头,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断:“袁公,为人臣子难道就因为上不高兴而不能直言敢柬吗?臣子就如同皇帝的耳和目。臣子如果不敢说,陛下闭目塞听,怎么会有正确的决断呢!”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袁从一听了李隆基的这段话,涕泪纵流,他向李隆基保证会找时间为陛下分析利弊。

    夜幕降临,李隆基结束了与两位重臣的会晤,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刚踏入府中,李隆基便看到王守一、王菱和婉儿在等候。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期待和关切。

  
>>>点击查看《武周秘史之风云际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