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寒门天下 > 三国之寒门天下目录 > 第二卷 乘边据险 第六十一章 反目成仇(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三国之寒门天下 第二卷 乘边据险 第六十一章 反目成仇(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萦绕在周瑜心中。

    其实周瑜很不赞成孙权背弃盟约,因为这是失信天下。

    可是与失信天下相比,江东存亡显然更重一些。

    如若甘宁攻下樊城,郭嘉即便丢掉关中不要,将战略重心转向南方,那首当其冲遭难的就是江东。

    生死存亡系于一线,江东已经到了不得不为了自保而背叛盟约的地步。

    此次奇袭南郡,其目的不光是要攻占江陵,更重要的目的,是剿灭甘宁所率十万太平军。

    前方,有樊城曹魏的十万大军。

    后方,太平军的供给地江陵失守,又兼江东十万兵马。

    襄樊前线的甘宁将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前不得进,后不得退,向东是江东与曹魏的属地,去了是自寻死路,唯一的退路,是西北方向的新城与上庸。

    可是,镇守新城的人是吴懿,这个已经与甘宁势同水火,说不定心里都想置对方于死地的一对暗敌。

    周瑜料想,以甘宁与吴懿的关系,加上甘宁已经目中无人的气焰,恐怕不会向吴懿投降,他会孤注一掷,或攻樊城,或回击江陵。

    可是,十万大军已经没有了粮草供给,无论是樊城还是江陵,只要坚守,就能耗死甘宁,令他麾下十万兵马不攻自破。

    甘宁败亡,郭嘉犹如断臂,加上关中马超造反,切断了张辽在函谷关与武关的十万兵马与郭嘉的联系,郭嘉这个天下第一的诸侯,会在顷刻间由盛转衰!

    马不停蹄率军赶到江陵后,周瑜命令军队全面接管江陵,让吕范与丁奉去重新安排城防事宜,然后与其他人进入江陵府衙,聆听各方面的回报。

    府衙灯火通明,一切整齐有序,似乎并没有经过一场惊变的混乱。

    周瑜在堂中来回踱步,当他听到吕蒙入城后第一时间前去擒杀蒋钦与庞统,却发现对方率军撤走,眉头一皱,心中有了不祥预感。

    为何蒋钦与庞统反应这么快?

    为何得知有敌军来袭后第一反应是不做抵抗就逃之夭夭?而且还能在瞬间整理好两千多人的部队。

    仿佛,撤走是有准备的。

    有一个勉强的解释,或许是江陵本就防守薄弱,一旦城门失守,蒋钦和庞统也知道派兵去救援不现实,不如直接遁走以图后计。

    可,这两人逃得也太从容,太诡异了。

    陆逊就愁眉不展,当众说道:“这江陵,就好似不是我军攻占,而是敌军拱手奉上的。”

    这话,所有人都不爱听,听起来像是抹杀掉了江东军的功劳。

    军中将领对陆逊不屑一顾,认为他只是一个书生,作为孙权的幕僚可以,行军打仗显然不是他够资格指手画脚的。

    当丁奉入堂将城内情况告知周瑜之后,吕蒙就面带不屑对陆逊道:“如若敌军有意送一座江陵城给我军,难道连粮草辎重也附送吗?”

    没错,江陵内囤积着大量粮草,这些不少都是为甘宁北攻襄樊准备的后续资源,而这些,都已经被江东收入囊中。

    如果蒋钦和庞统真的是故意把江陵送给江东,有必要连粮草辎重也送吗?

    堂中武将想一想也觉得吕蒙的话有道理。

    只把蒋钦与庞统能够从容撤走的事情看做是对方反应迅速而已。

    但是陆逊却心中冷笑:如若对方连一座如此重要的城池都舍得送人,会吝啬粮草吗?

    只不过陆逊尽管怀疑,却也捉摸不透对方用意。

    所以他无法说出个能够解释通的理由来,因此只能把怀疑压在心底。

    周瑜沉思片刻,既然已经奇袭江陵,与郭嘉翻脸成为事实,那就更加彻底一些。

    “吕蒙,命将士们迅速休养,养精蓄锐两日,而后你率军一万给我火速拿下宜都郡与建平郡。”

    吕蒙一脸兴奋,抱拳领命。

    周瑜起身离去,也要休息养神,接下来,将会很有可能面对甘宁垂死挣扎最激烈的一次反扑。

    五日之内,荆州境内被太平军攻占不到一年的宜都郡建平郡宣告沦陷,地处荆州江南三郡插上了江东的幡旗。

    从江陵撤走的蒋钦与庞统在两千将士护卫下,来到襄樊前线,把江陵沦陷的消息告知了甘宁。

    !#
>>>点击查看《三国之寒门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