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消失地王妃 > 消失地王妃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7章 朝堂争辩(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消失地王妃 章节目录 第17章 朝堂争辩(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直到后半夜,他才安静的熟睡,第二日清晨,他躺在床榻上,摆成一个大字,眼圈周围漆黑一片,他披头散发,青丝散乱,好像一个疯子。

    此时他已醒来,他咬牙切齿道,最好别让我抓住,否则我一定让你千刀万剐。

    他一想到,今日太医院,院首胡太医来为母亲诊治,他翻身起身,穿戴整齐,前往王府的大厅。

    此时王府的前厅,只站着两名丫鬟,王府前厅内空无一人。

    片刻后,一身穿着,淡粉色的丫鬟,站在他面前行礼,珏王妃与郡主正在春香斋用早膳,王妃与郡主,请您一同前往用膳。

    昨晚他腹痛一整天,今日早晨起来,却感到神清气爽,他看了看自己平坦的小腹,踱步走出了前厅,迈着四方步进入了春香斋。

    他刚刚进入春香斋,站在远处往里看,此时,珏王妃,郡主,雨世子,正坐在春香斋,他们三人,都聚集在一起,好像在说一件有趣的往事。

    时不时发出,呵呵呵……

    哈哈哈……

    此时的情景十分温馨,触动了他的心灵,自从兄长过世以后,母亲似乎很久没有这么开心过。

    珏王爷,今日一早,就去上朝了,平日里的绝王爷,一般情况下,是不上早朝的,想必朝中已经发生了什么大事。

    最近议论纷纷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无非就是,立太子人选。

    因为此件事,大臣们纷纷站队,个个心怀鬼胎,一半大臣赞成,为立二皇子为太子。

    另一半大臣则认为,二皇子虽为皇后嫡出,但他是异国的血脉,我云朝国的血脉,怎能他国染指?

    兵部尚书用低沉的嗓音说,你可别忘了他母亲,那可是蓝瞳,他赞成大皇子为太子。

    大皇子虽然为庶出,你可别忘了,想当年,他的母妃也是玄武皇,明媒正娶的嫡妻。

    如果不是为了两国交易,为了为了平息战火,在玄武皇登基为帝时,娶敌国公主为妻,她的母妃贬妻为妾,那他可是嫡出血脉。

    吏部尚书说道,皇后虽然是蓝瞳,可二皇子跟四皇子,身上留的可是玄武皇的血脉,你可曾看见,二皇子,四皇子,哪只眼是双眼蓝瞳。

    底下的大臣纷纷争论不休,此时,玄武皇帝坐在龙椅上,从龙椅上发出 ,一阵怒吼声气吞山河,都给我闭嘴,朝堂上岂容你们大声吵闹,跟市井泼妇有啥区别?

    他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去问丞相,丞相,你是一国之相,这件事你如何看待?

    他仔细酝酿一番,客气的说道,以历朝以来各朝制度,都是立嫡,立长,立贤。

    然后他又转了一个弯,低声说道,这是陛下的家事,还请陛下自己定夺。

    虽然说大皇子是自己的翁婿,但是玄武皇帝,猜忌心重,如果话语过多,有失偏颇怕引火烧身,我丞相府百余人,岂不是受了无妄之灾?

    底下有两个大臣交头接耳 窃窃私语,这个老狐狸,就只会看戏,自己做好人,就会搪塞过去,两边都不得罪,弄得我们里外不是人。

    就我俩蠢笨,吃里扒外,两边都得罪,都不是人。

    此时,玄武皇帝,眯了眯眼,斜眼看了他一眼,果然是只老狐狸。

    然后他又接着问,贤弟,此事你有何看法?

    此时,珏王爷站出来,双手作揖,然后起身,身姿站得笔直,站在朝堂上,高谈阔论。

    不论是二皇子,四皇子,是不是双眸蓝瞳,还是半身不遂,永远改变不了,我是他的皇叔。

    “国家建储,礼从长嫡;居嫡长者,必正储位”的儒家宗法传承制度,以嫡长子为皇储,稳固国本,传承社稷。

    陛下娶当今皇后为妻,是为了两国邦交,是为了边疆稳定,西疆与云朝,二十多年来,从未发生战争,可见,此法有效。

    既稳固边疆战乱,又使无数百姓,安稳度日,又可以使国库充盈,以一人作牺牲,免于一扬战乱,可谓利国利民的大事,定会功在千秋。

    几千年前,轩辕黄帝与神龙帝,联合打败蚩尤,统一部落,使中原统一。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可谓是功过千秋。

    可见,双眸蓝瞳,也是我华夏血脉,如果玄武皇想一统天下,还是否在乎他是何族血脉?

    此时,朝堂下一片欢呼声,喝彩声不断,不少大臣嘀咕道。

    是啊!珏王爷说的对呀,既然想一统天下!又在乎,他是何族血脉。

    无论是西疆还是北黎,那也都曾是我们先祖的血脉,几经战乱,我们分离而已,老朽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此时,玄武皇帝,满意的点点头,贤弟之意,我甚是满意,于是他大手一挥,行云流水的写了一份诏书,李公公在朝堂上大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皇二子,为宗室嫡子,天意所属,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点击查看《消失地王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