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新纪元1912 > 新纪元1912目录 > 第二卷 中国,一个春天的开始 第55章 公而无畏(第1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新纪元1912 第二卷 中国,一个春天的开始 第55章 公而无畏(第1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啪、啪、啪……”

    在南苑军营的打靶场,虽已是入了夜,可是枪声依还是呜个不停。&&

    若是有人来此的话,会看到一位身着远征军军装的军官正在这里射击,而其领章赫然佩带着将军衔,在远征军中只有一位陆军将,那就是远征军司令官蔡锷,此时他只手拿着一支与德国橹子相似的,正一枪一枪地打着。那枪靶连中数弹,枪枪命中中心。蔡锷还没有停下来,继续打着,直到靶中心的木板被打碎,打飞,成了一个空心靶。

    要打空发子弹后,他又一次取下下弹匣,这二年式是连云港制造的,的做工相当精良,是远征军的标准制式,只不过换弹匣稍显繁锁,是典型的欧式托底卡笋,换弹时需要用左手辅助,不过因其威力大而颇受军官欢迎。

    早在去年,一位前往胶澳的战地参谋团的人带回这种之后,蔡锷就第一时间淘汰了那支勃郎宁,而现在,这支江苏陆军赠送的,却是他发泄心中不满的工具。

    在过去的一个月间,表面徐树铮看似配合其工作,但实际却是明尊暗绊,他那个筹备处处长为他设置障碍,以至于他甚至都无法指挥部队,不仅军令不出司令部,甚至直到现在,这司令部还未编成,有什么事情,还是需要经过筹备处,而徐树铮亦对其阳奉阴违,只要一想到距离出征的日期,越来越近的,他心间烦闷就越发旺盛,此次出征关系到国家未来,他徐又铮又怎能因私忘公!

    又是一个弹匣打空后,见将军仍欲射击,雷飚便走过来劝蔡锷:

    “不干就不干,谁不知道。北洋军就是袁家的军队,将军就是去了欧洲,也是给他袁世凯卖命,给他袁世凯争脸。不干就不干了。”

    听着下属的话蔡锷却不说话,打光了子弹,继续换弹匣,继续朝靶子射击。

    袁克定和杨度在射击场外,就听见里面的枪声。

    杨度对袁克定说:

    “我猜得没错,这就是他。”

    袁克定与杨度走进射击场,杨度和蔡锷到是故交。当年正是杨度推荐蔡锷来京,而现在他们自然知道蔡锷在远征军内的处境。。

    蔡锷与袁克定杨度打招呼。众人走到一张桌子边坐下,有侍者端茶来。

    袁克定问蔡锷:

    “松坡兄,生气了?”

    “没有,没什么好生气的。”

    “那就好,那就好。”

    杨度也说道:

    “松坡,你曾言,要建立一支一意国防的国家军队。现在远征军即将开拔,您不会为这一点小事就放弃?”

    “我并不想放弃,可这件事如此窝囊。军中的一些旧习太重,我确实无能为力了。”

    何止是无力,简直就是无奈,在筹备处中,除去韩武全力配合他外,其它人大都是对其暗中抵制,无法展开工作的现实,为实让他苦恼。

    听他这么一说,遵照老头的要求,从蔡锷进京以来。就对其百般笼络的袁克定便连声宽慰道:

    “松坡,事情可以慢慢来。”

    蔡锷摇了摇头:

    “大公子,事情不是您说的那么简单!现在远征军出征在即,若是因主官失和,而导致远征军战局失利,损害国家声誉。那与其如此,还不如就此辞职。”

    一见蔡锷要辞职,袁克定连忙忙说:

    “不急,不急,你再考虑考虑。”

    没能说服蔡锷的袁克定回到居仁堂,不免在袁世凯面前发牢骚:

    “这个蔡锷还真是不堪重用,受了一点委屈,就撂挑子不干,早知道这样,就不该任命他为远征军的司令!这个司令给谁当,谁不欢天喜地的!他到好,姓徐的一不配合,他就要辞职!”

    儿子的话,到是让袁世凯凝眉沉思:

    “蒋百里,蔡松坡,两位日本士官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一个办保定军官学校开枪自杀,一个进这远征军却要挂冠辞职……克定,这里面大有文章啊。”

    “大爷的意思?”

    “蒋百里的校长是我任命的,蔡松坡的总教习也是我任命的,同样落得灰溜溜的下场……”

    “明白了,是段祺瑞那帮人嫉贤妒能,排除异己!”

    “嗯,这个‘排除异己’的词儿用得准,段祺瑞他们就是想把北洋搞成铁板一块儿,让我当晁盖做招牌,他当宋江掌实权。”

    “对,他们就是想把军队搞成针插不进,水泼不入,,旧军如此,现在远征军,亦同样如此。大爷,照这样下去,前景堪忧啊”

    袁世凯琢磨片刻,令人在一边的案子将宣纸铺开,走过去,捋捋袖子:

    “克定,给我研墨。”

    袁克定奇怪袁世凯这时候为什么还有雅兴写字:

    “大爷,蔡锷辞职这事儿,到底咋办啊?”

    袁世凯也不应答,拿起笔在宣纸虚拟,催促:

    “研墨。”

    袁克定只好不情愿地磨墨。

    袁世凯挥笔而就,随着最后一笔结束,把笔一掷,颇有点儿顾盼自雄的感
>>>点击查看《新纪元1912》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