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新纪元1912 > 新纪元1912目录 > 第二卷 中国,一个春天的开始 第13章 连云谋定最底线(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新纪元1912 第二卷 中国,一个春天的开始 第13章 连云谋定最底线(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阳光透窗而过,照进这间远谈不宽敞的办公室内,这间办公室的左右两面墙皆是整体的柜,柜内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籍,其中不少是中国的典籍,其中泛儒家学术典籍,同样还有大量的英文籍。非常除去两个大柜外,办公室内却只有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办公桌背对着窗户,窗户是那种西洋式的落地窗。

    而在桌前呈半园放置着四张椅子,此时四张椅子,分别坐着四个人,张一麟、陆征祥、顾维钧、曹汝霖依次做在办公桌前,这四人一是总-理办公室秘长,一是外交总长,一是国务院外事长,最后一人则是外交次长。

    看着眼前四人,吸着雪茄烟的李子诚却只觉一阵好笑,因为如果按照教科的的说法,自己现在正在和“误国”、“无能”、“卖国贼”、“汉奸”、“妥协”、“投降”的外交官员共事。

    北洋时代从袁世凯小站练兵开始,到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东北易帜结束。两党都极力攻击北洋时期,把北洋时期说成一个中国历史最黑暗的时代,与洋务运动失败、t洋水师覆灭、北洋军阀卖国等刻板印象相连接。北洋时代是否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可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才意识到,有时候教科,就是教科,人们总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不断的丑化对手,事实,北洋是一个被丑化的时代和力量。这时虽说袁世凯当了大总统,地方同样是半独立状,但彼此之间还是有道义的约束,不会赶尽杀绝;北洋内部派系林立,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社会氛围自由宽松,没有官方的意识形态·观念百花齐放,有学术自由,是知识分子和教育的黄金时代。

    在外交,通过对清末旧的外交机构的改造·破旧立新,完成了外交机构的现代化,使得一批专业化、技术化的新式外交官登了外交舞台。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到国外接受专门教育,是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群体。

    而且外交官威望崇高,外交不受党派利益的牵制,能够从现实的国家利益出发,比起其他部门更能独立决策且具延续性。但由于长期的革命外交灌输·在列强档案中形容为狡猾、优秀、难缠的北洋外交官,在后世的教科中成了“买办”、“走狗”、“西崽”,交涉成果被一笔勾销。

    北洋时期的外交有功有过,但很多人却是只看到以前的坏,看不到它的好,更是只强调今天的成就和过去的失误,他们让步就是顾全大局,别人让步就是丧权辱国·那种双重标准是何其的可笑。

    正像现在,正像此时,如果按照后世的“标准”·自己可不就是正在“丧权辱国”、正在“卖国妥协”嘛!指尖夹着雪茄烟,李子诚开始回忆起过去所学的历史。

    近代中国与世界接触以来,饱尝屈辱与挫折,“不平等条约”可称得最明显的伤痕。1920年代以来“反帝废约”、“废除不平等条约”等爱国宣传,开始深入人心,自此是谁“废除不平等条约”终结百年国耻,与政权的合法性密切相关。

    国民政-府受惠于五卅之后反帝反军阀激情,于大革命之后取得政权,强调其始终致力于废约,并在抗战期间·签订《中美新约》、《中英新约》等,废除“不平等条约”,但贬抑轴心国交还特权给汪精卫政权之重要性。后来某党出于政治目的则贬抑国民政-府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成果,指出尚有许多未收回的权利,强调是他们最先提出废约主张,并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奋斗;49年后·彻底扫除帝国主义势力及影响,解除了套在中华民族身“不平等条约”的锁链。非常后,香港,澳门回归,才算真正终结百年国耻。

    事实,“不平等条约”负载了百年民族悲情,政治意涵浓厚,其概念的提出和使用,就意味着对条约的合法性及效力的怀疑与挑战,进而主张“废除”之,但太过强调“不平等条约”在道德的瑕疵,及“废约”在道德的优越性,会有自相矛盾之处。清政-府也曾在外国享有条约特权,如在朝鲜有专管租界3处,另外在甑南浦等公共租界中也有中国租界,并享有领事裁判权。《马关条约》之前,中国和日本互享领事裁判权等。

    应该说,“废约”的主要作用是对内的,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丰富精彩的“修约”历程与成果,被“废约”观念所遮蔽,致使几代外交官的努力被遗忘,中国外交的诸多特色和发展历程被忽视扭曲,无法总结成果,平心理解过去。

    摆脱条约束缚是举国一致的目标,“修约”和“废约”都是达成目标的手段。“修约”循法律途径,依据法理要求改订平等条约;若对手国坚持不肯修订旧约,则可诉诸革命及民意,走政治路线“废约”,摆脱旧约束缚,目的仍在重订平等新约。修约”和“废约”两者应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视环境、时事及本身环境,做不同的选择或交互运用。“条约必须信守”是历史悠久的西方法律传统,条约可以修改,但修改条约不应否定“条约必须信守”的原则。

    但1925年五卅惨案之后,两党力主“反帝废约”,强调废除与修改为截然不同的两件事,将“修约”定义为与帝国主义妥协投降的卖国行为,认为只有“废约”才能解除束
>>>点击查看《新纪元1912》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