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新纪元1912 > 新纪元1912目录 > 第二卷 中国,一个春天的开始 第381章 芒种(求月票!)(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新纪元1912 第二卷 中国,一个春天的开始 第381章 芒种(求月票!)(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全文字无广告     第381章 芒种(求月票!)

    1915年6月7日,这一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太阳到达黄经75°的时候。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北京城由于多日的风清气爽,还是一派初夏的天气。

    颐和园的桂花开了,从万寿山香遍了昆明湖。难得有一个平静的日子,又是气爽花香,北京的男男女女大多从四合院里走出来,走向有树有花的地方,去舒一舒胸闷,去呼一呼新鲜。

    今天京城中将要发生什么样重大的事件?

    人们纷纷交头结耳的谈论着,这一次,不同于民元国会时的陌不关心,那时他们或许认为像开国会,选总统,虽然中国还是开天辟地第一次。第一次又怎么样呢?他们并不关心,但是这一次,他们却极为难得的关心着即将在国会举行的总理就职典礼。

    北京作为满清的京城,许多皇亲王室、官僚贵族,尤其是那些全领着“铁杆庄稼”的八旗子弟更是无所事事的成天泡在茶馆里,清代北京的茶馆史可以说是清朝历史的缩影,几百年来,这些无所事事,不事农耕商读的八旗子弟们在京城留下了一座座茶馆。

    今天,和中国的每一座城市一样,这一天,京城的每一家茶馆靠近门边的地方,都架起了一个木色的方盒子,有见界的人都知道,那是收音机,连云港制造的收音机。此时,人们挤在收音机前,不时交头结耳的谈论着一个话题——他会说什么?

    谁会说些什么?

    自然是今天就要宣誓就任国务总理的李子诚,一些人叫他李致远,一些叫他李连云,可现在,无论人们称呼他为什么,今天一过,人们必须要在那个称谓的后面加上“总理”两字,这同样也意味着,从今天起,他将踏上中国政治的最高舞台,他将开始左右这个国家的命运以及未来。

    “这李大财神当总理了,这铁杆庄稼总能按时发了吧!”

    在收音机前,不少穿着马褂,前半拉脑袋通光,后半拉留着齐颈短发,看起来瘦削没什么精力,可身上的衣服却浆洗的一尘不染的男人在那里悄声嘀咕着。

    “那可不是,李大财神是什么人那,人家是翻个土都能翻出金子的财神爷,只要他老人家乐意,那让政府岁入翻个几番儿,还不是玩儿似的……”

    他们的话声,只引得众人对“李大财神”就任国务总理充满了期待。

    没法子,这人穷志短,两百六十余年不事农商的八旗子弟早就失去了如何谋生的本事,对于这些生下来就有一份落地银的八旗子弟而言,他们压根就不知如何谋生,在他们的记忆中,生活就应该是提着鸟笼子、溜着琉璃坊、逛着茶馆子,至于一身汗水一枚铜钱的日子,他们没想过,也不曾去想过。

    虽说清帝退位了,可按照当初退位时和民国政府签下的《清室退位优待条件》丙节第五条“先筹八旗生计,于未筹定之前,八旗兵弁俸饷仍旧支放”,这京城八旗子弟的“铁杆庄稼”仍然发着,不过今年,北京遇到了天灾,一时物价飞涨,政府便宣布八旗兵民的俸米停发,俸银折成铜板和银元之后,虽说不能按时发放,可隔三差五的,总算让他们的生计没什么问题。

    这或许和政府诸人大都曾受“恩”于清室不无关系,可即便如此,他们依还是觉得不甚满意,总觉得,那银钱就应该在24日发放,而不是31日,或者1、2日发放。

    而这会,他们倒是觉得,这中央来了个财神,自然也不会再差银钱了,不差银钱了,那他们的银钱也就不差口了。

    此时,当这些京旗之人对于新任国务总理充满期待的时候,十一辆“扬子江750”无边斗摩托车的护送下,三辆黑色的豪华防弹汽车在长安街上行驶着,其中一辆轿车的车头两侧五色旗迎风飘荡着,而坐在这穿越了时代的“长安”770汽车之中,在经过**时,看着门楼上悬挂的五色国旗,李子诚的脸上带着意筹志满的微笑。

    上一次出场,自己乘座的是飞机,而这一次,自己乘座却是以奔驰770k四轮型豪华防弹车为原型按图纸仿制的豪华轿车,而护士卫骑的则是宝马r75,时空啊……

    感叹之余,李子诚再一次看了一眼自己的演讲稿,这一次就职演讲,将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同类“节目”的直播,自己的演讲能让这个国家意识到这将会是一场变革吗?

    就在李子诚于心间思索时,在长安街两侧,那些自许皇城根下长大,什么场面没见过的北京人,这会无不是微张着嘴巴望着长安街上的一幕,就连那些外国人同样处于惊愕之中,他们纷纷拿起相机记
>>>点击查看《新纪元1912》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