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颠覆战国之魏国 > 颠覆战国之魏国目录 > 章节目录 第65章 朝堂议政(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颠覆战国之魏国 章节目录 第65章 朝堂议政(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徐然说道“楚军如今大举屯兵魏楚边境,单径山就有五万,陈城十万,还有宛城,这对魏国威胁最大。韩国也是靠楚国撑腰才敢与大魏叫板。”

    肥义也说“从楚国天眼消息,楚国蜀中大军已经开始回调陈城,看来是准备和魏国大战了。”

    “江淮的楚军主力呢?”魏申问道。

    “并未调动,应该是忌惮齐越两国。”肥义回答道,随后又补充“太子,多线出击乃是大忌。楚、韩、赵都是大国,必须拉一个打一个,还谈一个。”

    魏申也回过神来,自己以前一直劝魏王不要多线出击,要伐交同步,现在自己要当家做主才发现,敌人太多,没办法按照自己意愿走。

    徐然也看出魏申疑难,说道“当前魏楚有大仇,太子刚刚监国,必须坚持伐楚,否则必然被有心人利用煽动群臣诬陷太子不孝。若想要先伐韩,最好是引导其它大臣说出来,太子再顺水推舟。”

    “正是,韩国地理位置十分要害,必须先收服韩国才能无后顾之忧。而且。。。”肥义欲言又止的说道“魏国恐怕需要做好与楚国国战的准备”

    魏申惊讶,他并没有预料到,魏楚会国战,按照以往经验,打一仗再坐下来和谈,“难道楚国要和魏国鱼死网破吗?别忘了,江淮还有齐国和越国虎视眈眈。”

    肥义回答“所以楚国没有调回江淮的十五万大军,而是调回征巴蜀大军。现在的楚王熊商野心勃勃,一心想着恢复楚庄王的霸业。如今越国已败,齐国求和,韩赵秦燕只能自保。中原只有魏国了。现在魏王无法主政,内部派系争斗,楚国又有韩国辅助。这样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而且按照消息这次楚王恐怕会亲征”

    魏申听完脑袋开始嗡嗡,旁边徐然见状说道“或许可以先向楚国称臣再割让襄陵八邑。”

    魏申听我摇摇头“孤刚刚监国,楚国有囚王之仇,此时求和,为人子不孝,为人臣不忠,恐怕马上就被踢下台了。”

    肥义“楚国要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就要攻打大梁,一国之都,不可能割舍,只有国战。”

    魏申想了想说“看来要调回河东孙何和河西龙贾,这样我们可以再填十万大军。只是秦赵该怎么办?”

    。。。

    第二天,魏国议政大殿。

    魏申坐在主位,下面魏国群臣全部依次而坐。

    相国惠施先宣布,魏王抱恙,太子监国的通知。

    紧接着魏申开始讲话“诸位也已经知道了,楚韩辱我魏国,囚我国君,欺人太甚,孤欲伐楚一雪前耻。诸位各抒己见吧!”

    惠施首先开口“太子,楚军突然发难,臣以为应该先许诺赵国北上党之地换赵国退兵。再全力对付楚国。”

    “不可”庞涓提议“林中乃是大梁门户,韩国在侧如鲠在喉,需要先拔除。以韩国之地理当先伐之,才能全力对付楚国。”

    田需支持伐楚“楚军十余万精锐已经屯住边境,韩军多次战败已经无力再战,只有楚军能够威胁大梁。”

    卫尉翟章自信说道“韩国背信弃义,更加可恨,加上林中乃是大梁要害之地,理应先对付韩国收复林中,再伐楚。大魏禁军一样可以迎战楚军。”

    魏申听完点头同意“对付楚国之前确实应该先解决韩国这个隐患。至于赵国,相国的割地议和可以先和赵国谈,先同意归还磁县和皮牢,稳住赵国,再联合中山和燕国一起对付。”

    一直没有说话的昌陵君公子嗣说道“如今楚国已经大军逼近襄陵了。如果此时大军伐韩,楚军逼近大梁的时候怎么办?”

    魏申听到这里,直接问公子卬“王叔,大梁是否可以挡住楚军。”

    公子卬听完一脸懵逼,想了想“大梁六万禁军加上临时征调百姓,守城尚可。只是到时候大梁周边乡邑必然被楚军掠夺一空,恐怕内史一地会损失惨重。”

    听到这里,百官开始骚动,在大梁的官员几乎在大梁周边都有不少产业,这下都可能保不住了。纷纷开始支持先伐楚。

    “大梁乃是大魏之都城,怎么可以让楚军兵临城下,如此大魏岂不是颜面无存。”

    “楚国围困国君当先伐之”

    。。。

    “肃静”魏申大喊一声,百官这才安静下来。

    “戍卫大梁乃是内史职责,王叔觉的如何让楚军无法逼近大梁呢?”魏申提问公子卬。

    “这。。。”公子卬被问到直冒冷汗,但还是回答“当死守襄陵和雍丘,则可以阻止楚军进军大梁。”

    魏申听完微微点头“没错,当年孤也是死守襄陵,才挡住楚国景舍的。只是如今侄儿身负监国重任,这次有劳王叔带禁军前往死守襄陵,待庞涓大军从韩国回师后再合击楚军。”

    “我。。。”公子卬一下子说不出话。

    旁边的公子嗣见不妙,赶紧解围“兄长,公子卬身居内史要职,此时大梁多事之秋,更加应该留守大梁,保障内史郡安定,内史郡安定,大梁自然也就安定。”

    魏申故作为难“王叔与孤
>>>点击查看《颠覆战国之魏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