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50年代:隐居深山从流浪开始 > 50年代:隐居深山从流浪开始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章 隐居计划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50年代:隐居深山从流浪开始 章节目录 第3章 隐居计划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随着意念移动,虚拟面板中的十个选项显现出来,心念一动,首先,第一个选项被点开,瞬间,虚拟画面一变,出现了一张极为精细的地图,说实话,比起前世的卫星地图都牛逼多了。

    杨军看着虚拟影像,随即,把大兴安岭隐居地的地图路线扩大,然后仔细端详,发现如果从邯郸出发,前往目的地的直线距离,最少超过2300公里,如果不顺的话,需要绕路的情况下,会更长。

    可按照他现在的情况,肯定要绕路很多,那就按照4000公里算吧。

    接下来就是考虑怎么过去,首先,这个年代这个距离,哪怕是坐火车,需要十几天左右时间。

    而坐汽车,更是需要15天以上,用畜力赶路的话,起码也要150天以上。

    杨军是不可能坐火车跟汽车,这个时代的火车运力很珍贵,基本被官方满负荷使用,没有一定级别和公干,根本是上不去的。

    前世的影视剧里,很多情节都有扒火车的,如果想偷偷上去,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首先不论操作的可行性,就算真的成功了,十几天的时间,吃喝拉撒都是问题,如果被发现,那可不会有好结果。

    而且,他也不可能单身上路,就算是去隐居,总是要准备一些东西的。

    他还没有身份证明,就算有,也不敢拿出来,以他的成分,到时候随便来个罪名,可是九死一生。

    汽车更不用想,都是官方的,私人很少,更不可能跑这么远还带上他。

    所以,杨军其实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靠牛马骡子,驮着走过去。

    想到这里,杨军来了精神,他走到院子里,顶着寒风,捡起一根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不时的看着路线图。

    如果是骡马走路前往,途经67个城镇,还不能走大路,风险太大,被人谋财害命都有可能,要知道,这几年虽然治安好了很多,但是依旧留存很多隐患,罪恶也是不少的,他才多大啊,必须谨慎小心。

    所以,只能尽量昼伏夜出,走小路,走山路。

    为了安全起见,他还可以利用金手指来搜索安全路线,用来避免可能遇到的风险,和堵塞。

    计划已定,杨军把地面上的线条全部破坏,扔了木棍,直起身来,看向村外。

    今天的晚饭还没有着落,现在家家户户每天只能吃两顿饭,条件好点的就晚上加点餐,总的来说,这个时代,曹庄生活不算困苦,毕竟是产粮区,要到58年的时候,才会真的苦,至于为什么,众所周知。

    就他一个12岁的孩子,虽然分了有2亩地,但是,靠他自己种地,那是不可能的,根本没那个力气,和技术,千万不要以为种地是简单的,那也是要技术的,所以,他也只能交给村里的其他人来种,收获了就给他点粮食,但是很少,肯定是不够养活他自己的。

    所以,每天晚上,他还会帮助村里的集体养殖扬看护牛羊。

    杨军回忆了一下,目前村里的集体财产,应该是有26头牛,178头羊,6匹马,5头驴,11头骡子。

    鸡鸭鹅,猪,也有,但是不在这里,都是分开养的。

    他现在只负责晚上看护这些大牲口。

    抬头看了看天色,时间差不多了,他顺着村路,来到村的最南头,这是一个很大的养殖扬,杨军面色复杂,之前这里就是他杨家的,但是现在已经充公了。

    这个养殖扬如果按照这个时代来说,是非常先进的,十年前,他爷爷在省城找了个二鬼子专家,花了一条小黄鱼,才拿到图纸建设的。

    完成后,养殖扬最多可以同时养殖400头大牲畜,在被土改前,他们家就有180多头牛,骡马之类的也有近百头,后来都被分了。

    养殖扬的八个建筑呈现拱形结构,长80米,宽24米,高4米。

    大门口就是一个院子,一圈篱笆围着,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苹果大树,一棵是枣红大树,大树下摆放了1张石桌,4个石凳子,石桌上放了一套茶具。

    杨军唏嘘感叹,在以前,这个地方是爷爷的最爱,他就喜欢看着自己家的牲畜越来越多,用他的话来说,农民最重要的就是牛马,因为有了它们,才能种出粮食,要伺候好。

    越过院子,就是一个砖瓦房,足有80平米,里面有三间房,是这个养殖扬的人员住房。

    杨军来到门口,走了进去,发现没有人,找了一圈,看来都已经走了。

    都不愿意值夜班啊,每天晚上都是他自己,天气太冷,这里的屋子只有秸秆,烧起来没啥大用,不保暖,还呛人,所以晚上没人愿意在这。
>>>点击查看《50年代:隐居深山从流浪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