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大宋一把刀 > 大宋一把刀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52章 到底是谁(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一把刀 章节目录 第252章 到底是谁(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杨县令终于忍无可忍的一巴掌拍了过去:「我看你要是有个尾巴,都能翘上天!」

    这张扬的性格,到底随了谁啊!

    杨元璋老实了。

    杨县令正了正颜色:「好了,开堂!」

    这个事情本来流程是没那么快的,可是人都抓来了,而且又是关系到衙门内部人员的事情,顺手处理了也不算是插队。

    而且在杨县令看来,这个事情也没那么复杂,最多半个时辰就能完事。

    张司九这辈子第一次正面围观了大宋的升堂的流程。

    不得不说,还是很震撼的。

    两排衙役往两边一站,穿戴齐整,神色庄重而严肃,一下就和平时嘻嘻哈哈的感觉区分开来。

    就连张司九,也忍不住的站直了——嗯,气氛所致,实在是忍不住。

    杨县令坐在了堂中间的椅子上,而左右两边,分别是县丞和主簿陪审。

    状纸是临时写的,张小山请县衙里的人帮忙写的,给的润笔费还不少——从这一点,张司九越发坚定了要让小松小柏读书的心思。

    不得不说,会读书写字,真的能在这个时代改变自己的生活。

    状纸递上去之后,就是口供,五听,还有刑讯环节——其实按照张司九理解,就是双方陈述案件经过,辩解的流程。

    只有经过了这个环节,才是县令和陪审团商量一下,最终定审判结果的时候。

    作为原告,张小山直接跪在了左边的原告位上,而那三个,就被压着跪在了右边的被告位上。

    杨县令先问的张小山事情经过。

    张小山就把徐氏说的经历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杨县令听完,转头问那三人:「你们可在上午去过张小山所说的巷子?」

    那个受伤的人还晕晕乎乎的,也没吭声,其中那个矮个子连忙开口否认:「没有去,没有去,我们三个在一起喝酒来着。」

    杨县令盯着那高个子。

    高个子也心不甘情不愿的说了一句:「我们的确是在喝酒来着。」

    「喝酒?在何处喝酒?本县令让人去问问,自是一问就知。」杨县令言简意赅,语气威严而质疑。

    又是矮个子抢先回答:「在我家喝的。没在外头喝。」

    高个子也跟着回答:「对头,就是在他家喝的。」

    「三人一起喝的?」杨县令再问。

    那两人都拼命点头。

    于是杨县令可能了一眼县丞。

    县丞会意,招手将那矮个子叫到了另外的屋子去审问。

    这是不给串供机会。

    张司九松了一口气:这要是继续这么下去,这两人还审得出什么啊!是得分开才行。

    而后,杨县令就开始问那高个子:「你是合村人?」

    高个子点点头:「没错,是合村人。」

    「你叫何成?和他们二人是什么关系?他因何受伤?」杨县令翻了翻状纸,然后又问这么一句。

    高个子还继续点头:「我是叫何成,我们三人是朋友关系。受伤的叫周石,他喝多了,出门摔了,就磕在了石头上,磕成这样的。」

    听起来好像是很正常。

    而且高个子还转过头来,喊起了冤:「我们好好喝个酒,治个病,就给我们抓过来了,我们可是冤枉的!而且耽误了病情,谁能负责?得给我们赔钱!」

    张小山气得脸都红了,要不是记得这是公堂上,只怕是要扑上去直接给那高个子两拳。

    杨县令陷入了沉思。

    张司九轻声提醒张小山:「二叔,他们衣裳上,有

    油污。而且那个伤了脑袋的肯定没喝多,医馆里还有他吐出来的东西呢,一点酒味都没有。」

    卤肉是有油的。

    他们砸了徐氏的摊子,弄脏了那些肉,裤腿上,衣裳下摆上,就沾上了油。

    这一点,张司九在那个伤者身上看到了,所以才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下药。

    张小山立刻把话说出来了,「有没有喝酒,让他们两人把东西吐出来就知道了。」

    这个容易,拉下去一抠喉咙,保管早上吃的东西都能吐出来看看。

    杨县令点点头,让衙役拖出去给那高个子催吐看看。

    同时还仔细看了看他衣裳上,果然也有油污。

    杨县令赞许的看一眼张司九——虽然话是张小山大声说出来的,但是明显是张司九提醒的。

    而此时,把人带去后头审问的县丞也带着人回来了,同时还带回来一张画押的审讯文书。

    杨县令仔细看了看,就问那伤者:「周石?你们在一处喝酒?那下酒菜是什么?」

    张司九一听这个问题,立刻竖起了大拇指:这要是对不上,一下就能说明问题了!

    周石本来就头疼头晕,这会儿根本没有心思缜密思考,随口就说了两个:「煮黄豆,煮胡豆。」

    杨县令扬眉:「确定?」

>>>点击查看《大宋一把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