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守村人 > 大明守村人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六百六十八章 盐工面圣面色黑(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守村人 章节目录 第六百六十八章 盐工面圣面色黑(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一番手忙脚乱,太医把胡惟庸给救醒了,他直接就跪在那里:“陛下,臣请乞骸骨!”

    朱元璋都愣了,怎么个操作?

    他确实想把胡惟庸给弄下去,不过人家胡惟庸的势力不小啊!

    那是李善长的关系,同时胡惟庸没少与其他人交换政治利益,想收拾他很难的。

    现在船队出行,军队都是之前那些最可靠的。

    所有的大臣,包括徐达等人才发现,上船的是太子府的护卫。

    也就是说在这个现在的队伍里,徐达说话都不好使,汤和、蓝玉、冯胜等等,都不是他们的人。

    关键下丘村的人也都在船上,他们拿着特殊的武器。

    越想越害怕,陛下临时说要去看看大海,然后咋弄的?

    这个下丘村的守村人咋这么坑呢?你给东西你还数一二三?

    第一个给胡惟庸,第二个给陛下,是说胡惟庸比陛下地位更高?

    憨憨是个傻子啊!傻子都如此认为,其他人呢?

    所以跪在甲板上的胡惟庸害怕,自己就是之前鄙夷一下憨憨,憨憨记仇?

    “惟庸怎有此一说?来人啊!把左丞扶下去休息,摔懵了,胡言乱语的。”

    朱元璋不想现在把胡惟庸收拾下去,还得用来平衡前朝的官员和武将们呢!

    何况胡惟庸要乞骸骨,人不在朝堂,跟官员的联系却不断。

    他乞骸骨回家,再找借口处理他,其他人就慌了,让出来位置还不行?谁还敢当官,跑吧!

    “父皇,现在申时末。”看完热闹的朱棡说出时间。

    “随便做些吃的,主要给宫里的人与将士,咱们等等再吃,到海里吃海鲜,宜长可行否?”

    朱元璋想起来刚才的话题,吃什么。

    “听陛下吩咐。”里长无可无不可,晚上显然要点灯吃海鲜。

    “那个阴天的晚上真的没办法确定位置?”朱元璋又想起个事情。

    他挺高兴的,下丘村与胡惟庸关系不好,才能稳定。

    下丘村的人与其他的人接触都少,要不是去了和林,正好遇到徐达他们,下丘村都不会跟他们交流。

    “陛下,有航海钟和航海历,后面的小船上带了,之前制作八音盒与青蛙,还有玩具小火车,使用了发条。

    这个发条是做钟表用的关键部件,下丘村在调整航海钟的精度,回去送宫里几个大表,华表的表,看时辰的。”

    里长没说送钟,不吉利,改成送大表。

    憨憨之前做发条,不是为了弄小青蛙,准备着有一天拿来做钟表。

    航海历是憨憨所写,按照大明南京的时间和星辰位置来分化格子,有赤道纬度和角度等,反正很难学。

    朱元璋咧嘴笑:“好啊!都给咱准备好了,这茫茫大海,看哪都感觉都是一个样,把东西都给咱拿来,咱学学。”

    其他大臣跟着高兴,有了大船和好的航海工具,外面的钱财将源源不断送回大明。

    两艘船开始做饭,小蒸汽机船跟着,准备等到了浅海的地方捕捞海螺、螃蟹等海鲜。

    天慢慢地黑了,圆圆的月亮升起,今天九月十五。

    又是一个半时辰过去,船只终于进到海中,灯光照在海面上忽明忽暗,海中的月亮也是碎碎的。

    小船上的人借着船上的光下去摸海鲜,也有人拿着铁丝网在淤泥里拖来拖去。

    朱闻天把大锅架好,先烧水,放白酒和调料,一会儿海鲜上来直接白灼,这个速度最快,大家都快饿晕了。

    不长时间,包括螃蟹在内的各种贝类被送上来一批,也来不及让它们吐沙子,洗洗直接扔锅里,片刻捞起来,大家把内脏等地方摘下去,蘸调料吃。

    “哎呀!吃一个大海螺就不那么饿了,胡卿身体好一些了?”

    朱元璋吃一个海螺,问被他召过来的胡惟庸。

    “谢陛下,臣好多了。”胡惟庸手上也拿个大海螺。

    “那个夜晚阴天啊!有这么个办法……”朱元璋好心地给胡惟庸讲解如何计算海里的位置。

    “原来如此,真乃我大明之幸。”胡惟庸此刻一点脾气都没有。

    他暗暗决定,以后不跟下丘村的人说话,下丘村的人给东西不接。

    “是啊!往后木头船在近海打渔、帮忙运输东西。

    等咱大明的蒸汽机铁船多起来后,木头船就让沿海的百姓用。

    先把倭寇打掉,百姓才好出海打渔,不允许他们到外面交换东西。”

    朱元璋从船上向下看,有百姓在跟着大船捕鱼,百姓打着火把准备上船。

    “排几艘小船,把那些百姓接到大船上,咱跟他们一起吃。”

    朱元璋看到那些百姓,想了解下情况。

    这里是吕四场的所在,大船没太深入海里。

    本地一直是煮盐的盐场,现在变成了晒盐的,百姓赚到的钱变多。

    之前煮盐需要的人
>>>点击查看《大明守村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