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西湖信 > 西湖信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3章 狡兔窟(下)(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西湖信 章节目录 第23章 狡兔窟(下)(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这次来寿星院寻访李固的住所,宋慈坚持要亲自来,朱能、陆敢、李大友等都有些不解。其实宋慈想亲自勘探下周边的地形,解决他心里的疑问。

    宋慈被陆敢等发现时,他坐在总宜园下通玄亭里,神志不清。这通玄亭位于普宁寺与寿星院之间。这普宁寺也唤做白莲寺,里面有三座浮屠,其中铁塔一、石塔二。而宋慈那夜见到的浮屠却不止三座,有六七座之多。再则,普宁寺里面虽有安葬历代老僧的坟地,但是只有寥寥几座,且年代都很久远,可知宋慈记忆里的那数百新坟必定与此寺无干系。

    负责安济坊的陈侍郎认为,那些新坟或许是疫情期间大量亡者的集中墓地。在葛岭上只有一块这样的坟地,属于安济坊。这坟地就在水仙娘娘庙隔壁,宋慈那日等江湖伟观前曾到过。

    “难道我看到的是水仙娘娘庙后院的浮屠?”宋慈摇摇头。从舆图上看,从十三间楼到水仙娘娘庙,中间有冶平寺、普宁寺(白莲寺),然后是苏学士的寥药洲园,在此园门前山路折向岭下,中间再经过水都尉的总宜园,下到湖边湖内路,再从大佛头后边上岭,方可达水仙娘娘庙。这一路上需要经过两处有公人值守的查验卡点,但是当夜他追逐时委实没有经过卡点,他怎么就到了娘娘庙隔壁?

    他疑心这葛岭上有不为人知的野径,因此今日一路留意寻找。

    出的寿星院后,宋慈先带人去了普宁寺。这普宁寺头一进是极高的大殿,殿上金字匾额:“天下第一祖庭”。众人一直走过两间房子,又曲曲折折的石阶栏杆,走上一个楼去,只道是没有地方了。陪同的主持、监寺、知客不知提刑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心里忐忑不安。按照提刑大人的吩咐,僧宫又把楼背后开了两扇门,进去看,不想别有一片平地。在极高的所在,四处都望着。内中又有参天的大木,几万竿竹子,东风骀荡,那风吹的到处飕飕的响。中间便是唐玄奘法师的衣钵塔,旁边还有两座铁塔。

    宋慈仿佛在迷宫中徘徊着,白日所见的景象与当夜他的记忆仿佛相似,但是还是不同,这些不同又如梦一样恍惚。宋慈忍不住笑了,自谑道:“风寒真伤人,我都记不清何真何虚了,真如做了一扬梦样。”

    看完普宁寺,宋慈带人从十三间楼向水仙娘娘庙走去,整整走了大半晌,心里暗暗记住了路线。陆敢、李大有似乎窥出了提刑大人的心思,也仔细端详着沿途的路径。

    过了寥药洲园,山路果然左折,开始下岭。走了一箭地,到了一座双扉紧闭的雕花门楼前,山路继续左折。这门楼里应该就是水都尉的总宜园了。这水都尉不幸得了时疫,在正月里亡故,家人忙着处理后事,这园子自立冬后就封闭了。

    再向下就到湖边内湖路上了。宋慈站住想了片刻,转身又折回十三间楼。

    4

    这是宋慈一个月内第二次来崇寿院了。

    在方丈室内,玄慈问询起宋慈夜探十三间楼的事。因为玄慈是宋慈相交多年的方外之友,宋慈也不用隐瞒,把当日所见所梦原原本本都讲了一遍。“只是这梦也奇特,如真实样历历在目。弟子愚蒙,大师可否明彰点化?”

    “此等神鬼幽冥之事,实在惑人,施主宜自参。信则灵,不信则不灵。”玄慈思忖了半晌,也觉得匪夷所思。“施主可知汪玉山之梦事?”

    “愿闻其详。”

    玄慈请宋慈饮着香茶,娓娓讲来。说的是淳熙中,王季海(王淮)为宰相,奏起汪玉山(应辰)为知贡举。玉山将入京就任,想起一个布衣之交,平日里交情甚好,但是这朋友运气不佳,多次考进士不中,玉山存心想帮助他一次,边写信约他在富阳的一偏僻寺院里相会,两人同房而眠。夜半时分,玉山悄悄告诉朋友说:“我这次去或许要知贡举,想借机帮助老兄。你务必记住,在考《易》义时,一定有意在冒子(引言)里用三个生僻古字,作为标记。”朋友很是欢喜。果然如玉山所料,在批改《易》义卷子时,真有冒子内用三生僻古字的,玉山暗喜,把该卷置之前列。不想拆号后,玉山大吃一惊,这卷子的考生竟然不是其朋友。他哑巴吃黄连,心里难受得很。几日后,朋友来拜见,玉山很生气地责备他轻名重利,把这秘密卖给别人,辜负了自己一片苦心。朋友则指天发誓并无此事,他只是因为考前突染大病无法上考扬,绝对没有泄漏这机密,他知道这可是杀头的大罪。玉山还是不太相信。待中进士的士子们来拜见座师时,玉山有意留下那位用三个生僻古字的士子。见周围无人,新门生思忖了许久,才如实相告。结果让玉山大吃一惊,竟然是梦里所知。

    “梦中所知?”宋慈惊得茶杯差点拿捏不住。

    原来,这个士子临考前,也曾住在富阳这所寺内。他与寺僧闲步庑下时,见室中有一具棺木,尘埃漫漶。据僧人讲,这是一官员的女儿,暂时殡厝于此有十年了, 也没有亲友来认领,僧人们也不敢自作主张下葬。两人同情也无计可施。当夜那士子做了一梦,梦见一女子行庑下,告诉他说:“官人赴省试,妾有一语相告,此去头扬冒子中可用三古字,必登高科,但幸勿相忘,使
>>>点击查看《西湖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