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恩施人物 > 恩施人物目录 > 章节目录 第55章 李书城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恩施人物 章节目录 第55章 李书城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李书城先人武昌经武院求学,光绪三十八年(1902)去日本留学,光绪

    三十一年同盟会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光绪三十四年底,他由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先后任广西陆军干部学堂监督、清政府军咨府科员、南京总统府秘书处军事组长兼陆军部顾问、南京留守处总参谋长、湘西防务督办兼援鄂军总司令、湖北自治军司令等职,参加过讨袁、护法战争。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曾在李书城上海的公馆(望志路106号)召开。其间,他竭力支持,予以方便。1924年,他参与冯玉祥北京政变,1926年,任北伐军总司令部顾问,对蒋介石、汪精卫的“清党”十分不满。1927年8月,他任国民党湖北省政府常委兼建设厅长,不久因“倾共”罪被软禁,1932年重任湖北省建设厅长,1935年任湖北省通志馆馆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书城随省政府迁施就职,积极主张国共合作、团结抗日。1941年12月1日,陈诚在恩施召开党、政、军会议,要大家畅所欲言,有的迎合陈诚,说:“要打倒日本,先得打败共产党,实行一个主义,一个政府,一个领袖。”有人直言:“党政、党团时闹磨擦,有何必要。”陈诚声色凌厉:“你们为什么不集中力量对付共产党!”李书城则针锋相对,愤然斥责:“很多地方天高皇帝远,人少禽兽多,无奇不有。胡、陶在武汉屠杀了那么多仁人志士,言之痛心!政府当道,没有遵照孙中山的遗教办事。孙先生主张,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潮流,合乎人群需要。今天又做得怎么样!”(指陈诚无辜屠杀何功伟等共产党人)其发言,使全扬肃然无声。陈诚对李默然无语,遂草草宣布闭会。

    1943年6月20日,陈诚在干训团召开的祝贺“鄂西大捷”大会上,总结介绍鄂西会战的胜利,李书城气壮辞严地说:“我今天以一个革命前辈的身份,质问当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敌人未来,为什么军队就先跑了,置老百姓于不顾,这算抗日救国吗?”会扬上的人鸦雀无声。陈诚哭笑不得,只得连忙向他表示:“李先生讲得坦率,我们今天把这些事查一查。”

    李书城曾多次在省政府会议和第六战区军事会议上斥责蒋介石和国民党军队的腐败无能。他还多次去重庆董必武住处,推心置腹,共商抗日反蒋大计。董对他“为人耿直,富有正义感”的品质,极为赞赏。

    1948年解放战争接近胜利时,李书城与张难先、贺衡夫等人发起“和平运动”,组织湖北人民和平促进会,奔走两湖与河南,呼吁国民党停止内战,实行民主建国。同年还受白崇禧之托,赴解放区联系谈判事宜。回汉时,白拒绝和谈。他遂以在解放区的见闻,到武汉大学等校演讲,宣传中共政策,扩大中共的政治影响,并与张难先等组织治安委员会,在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下,维持武汉社会秩序,保护企业设施,迎接解放。

    1949年,李书城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后任农业部部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1965年8月26日,他于北京病逝,终年84岁。
>>>点击查看《恩施人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