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竞技小说 > 小人物的英杰传 > 小人物的英杰传目录 > 第十一卷 欢迎步入星光大道 3.袁术的密谋……大概吧(第2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小人物的英杰传 第十一卷 欢迎步入星光大道 3.袁术的密谋……大概吧(第2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心承受不住。

    刘邦这样的前科可不止一次两次,当真是远近皆知。

    刘邦那个时候已经统一了天下,自然不需要担心贤才外流反伤自身的问题,反而需要用一种宽容的姿态来延续刘邦一直以来的良好形象,结果这商山四皓总算是可以继续山泉有点田。

    后来据说因为刘邦觉得汉惠帝本事不够,想要废了自己这个和吕后生的儿子的继承权当然也有人说那是司马迁的曲笔,其实刘邦真正担心的是自己那个凶悍且手腕高超还敢给他戴帽子的老婆吕后。具体如何莫衷一是,反正刘邦说出口的应该还是废太子的问题。

    于是吕后急了,嗯,能不急么。毕竟她吕家未来的富贵荣华可都寄托在儿子身上。

    急了的吕后想到的第一个人便是半仙谋主张良,嗯,就是那位壶中仙赤松子的徒弟姬良。

    结果商山四皓就这样被与他们似乎不清不楚的姬良给请了出来,成了汉惠帝刘盈身边的吉祥物别看只是吉祥物,实际上没干什么事,但就这样。依然让刘邦意识到了自己儿子的羽翼已经丰满,想要凭自己喜好行事,只怕会出大问题。

    嗯,其实主要也是因为刘邦和吕后这两个小心眼的夫妻为了抱当年的一些国仇家恨,将一票异姓王以各种各样的手段一一咔嚓咔嚓导致国家有些不太稳定,所以刘邦这才不愿意再起波澜这当初李斯和赵高用什么手段把秦国祸祸成了什么样刘邦可是记忆犹新啊。

    而刘邦之所以能够如此快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商山四皓这个曾经拒绝过他却又转过头来跟了他儿子的偶像组合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西汉的开国君主刘邦做了一回代言人,而东汉的开国君主刘秀也同样做了一次代言人。

    而让刘秀不得不做代言人的,是一位叫做严子陵(不是徐子陵)的隐士。刘秀曾经的朋友。

    话说这严子陵其实本来姓庄,但是就好像因为司马昭的存在导致蔡昭姬变成了蔡文姬一样,为了避讳汉明帝刘庄,于是这位叫做庄遵的隐士就变成了严光严子陵而流传于世。

    比起商山四皓,严子陵的故事要简单很多,但却也更加的传奇。

    嗯,简单来说就是这位和刘秀那是布衣之交,但面对王莽的征兆。刘秀直接跳反参加了绿林军,而严子陵则跑到了富春江畔去隐居。一直到天下太平之后,才在刘秀再三的请求下离开了隐居之地来到了洛阳。

    需要一提的是,当初严子陵与刘秀在长安相遇的时候,还遇到了一位叫做侯霸的布衣少年,而这个叫做侯霸的家伙先是给王莽做了相当于锦衣卫的刺奸,后来一路坐到太守的职位。可是见到风头不对,便立刻改换门庭进了刘秀的阵营,等到了刘秀开国的时候已经成为三公之一的大司徒,位高权重。

    实事求是来说,侯霸虽然是个见风使舵的存在。但却也是一位为官政绩颇著的人才,可以说深受百姓爱戴。但偏偏严子陵却对侯霸很是不屑一顾,数次无视了侯霸送来的书信。

    传说中这侯霸嫉妒心极重,因为严子陵的态度便暗恨于心,开始向刘秀进谗这种话你同样也是听听就好,反正刘秀的形象是中国帝王中少有的伟光正,所以一切的问题都是下面的那些手下们居心不良。

    反正不论实情如何,反正这严子陵由此便直接蜗居在了洛阳城自己的小屋里当起了宅男,对于刘秀的招揽更是理也不理。

    于是刘秀便使用了老刘家的人大概都会用的一招同榻而眠。

    可惜刘秀不是刘备这位桃园基情派影帝,那严子陵也不是张三爷这样有着诗情画意面容清秀可人的桃园派画家,结果不但一点用没有,反而在睡觉的时候逆袭了刘秀,对着皇帝来了一个上位姿势,以致于第二天那些研究天文历法的史官(太史公的同行啊)便上奏,说什么“昨夜客星犯帝星甚急”云云,反正就是告诉刘秀“昨天晚上发生的一切我们都从天上知道了”。

    对此,刘秀也只能以“我不过是和严子陵睡了一觉而已”搪塞了过去。

    而严子陵也不知道是畏罪潜逃呢,还是真的讨厌官场倾轧,反正是离开了洛阳,哪怕后来刘秀有几次三番想要征召他,都被这位隐士没有任何犹豫的拒绝了。

    于是乎这位敢于拒绝开国明君刘秀的隐士也是名声大噪,甚至在后汉书中都流了名。

    当然,后汉书是南朝范晔的作品,现在还没有呢,不过严子陵的大名还是众所周知的。

    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榜样,再加上党锢之祸之后,拒绝朝廷征辟与拒绝与宦官为伍基本上就算是画上了等号。所以到了最后就好像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别父居”一样,身为一个名士,你被征辟的时候要是不搞个三推五辞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

    甚至后来对于这种做法还有了一个专有名词,叫做“养望”,顾名思义便是培养名望之意。

    于是我们回到黄允这件事上。有了前面的解释,想必大家也就都明白了。

    黄允来到洛阳之后也不着急,除了偶尔结交一些有名气的士人,稍稍展露一下自己的才学,让这些人为他扬
>>>点击查看《小人物的英杰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