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走后门让你成秀才,你连中三元? > 走后门让你成秀才,你连中三元?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73章 是他,是他,就是他(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走后门让你成秀才,你连中三元? 章节目录 第273章 是他,是他,就是他(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听到廖瑞锋那惊喜的声音,他也有些期待。

    许久没有回来,也不知道如今那些年轻人的学识如何。

    自己的弟子苏誉文章倒是写得不错,先前自己也给他指了一些不足的地方出来,也不知道他这次的文章写得怎么样。

    接过廖瑞锋手中的卷子,赵成书看了起来。

    这一看之下,他也颇有些眼前一亮的感觉。

    “一开篇便从引经据典中阐述观点,直切要害。文风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完全不受格式拘束,一眼便能看出考生要表达的意思。”

    “返璞归真……”

    “像是最初的古文,但又有所不同。”

    “而且文章内容言之有物,考证严密,各种典故作用得炉火纯青。”

    “这种文风,在一众以词藻、格律为特色的文章中,确实让人惊艳!”

    赵成书说完,其他人也放下手中的答卷围了过来。

    “这种文风,有些像是古文体。”

    “不过比古文体更加浅显易懂,同时内容充实。”

    “是啊,这文章破题虽然不算新颖,可论证时处处用典,总结方式也很是新颖。”

    其他阅卷官看后,也不禁纷纷赞叹道。

    廖瑞锋也很是自豪。

    他因为刘泰德和赵成书过不去,要挑赵成书弟子文章的不是。

    可其他好的考生是无辜的啊!

    再说这种被他初取中的考生,以后大概率会和他是一派的。

    所以自己看中的好文章被主考官认可,取得一个好名次,自然高兴。

    “不过……”

    那阅卷官再次出声,把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说来惭愧,这考生用的典故,有些我都看不出来是出自哪里。”

    说完,便指着一处典故示意大家看。

    廖瑞峰看了一眼,心想正好是这处地方。

    一开始,他也没看出来。

    但他没有问, 便是等着看看有没有人也与他一样,同样没看出来而发问的。

    在座的都是两榜进士,都是博学多才之辈。

    这阅卷官看不出来,便想着说出来听听众人是怎么说的。

    却不想,整个阅卷室的考官们,都没看出这典故的出处。

    “这......我们也没看出来。”

    大家的眼光,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主座上的赵成书。

    赵成书轻咳一声,回道:“学海无涯,想不到这考生的学识居然博学到令吾等都自愧不如。”

    也就是说,他也不知道。

    但这也不影响,毕竟这文章确实写得好。

    等到拆弥封后,看看是哪位考生再说。

    阅到了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赵成书心情也颇为不错。

    这篇文章,不说前三,内卷是肯定没问题的。

    过后,有两位阅卷官又乘了几篇不错的文章上来。

    但其中,都没有熟悉的影子。

    赵成书也不急,耐着性子继续阅卷。

    到后面,总算是看到了两篇有些相似的文风。

    虽然用的是先前苏誉答乡试时差不多的文体,但那些一看就是模仿,并不是出自苏誉之手。

    廖瑞锋同伴手中那沓,还有自己刚刚阅到的那沓,都已经被赵成书看过。

    他看赵成书脸色如常,并没有否定他们排好的顺序。

    本来想要顺势找茬的,结果也没机会发作。

    这赵成书真就这么公事公办,一点私心没有?

    不止廖瑞锋在关注,其他人其实也有关注这事。

    让赵成书有点意外的是,一直到最后,他都好像没有看到苏誉的答卷。

    “这小子,在搞什么?”

    “莫非为了避嫌,直接随便写了?”

    赵成书心中默念。

    难不成先前那几份相似的答卷中,真的有苏誉的在?

    那这小子对比乡试不止没有任何进步,反而还大退了一步啊!

    阅卷到最后,众人便要先给选出来的答卷排个最初的名次了。

    廖瑞锋发现,前二十能进内圈的答卷中,没有一份是与赵成书那个弟子乡试文章同样风格的。

    “此次前二十名,便暂定这些。”

    赵成书说:“会元就在这五魁首的答卷中评出。”

    答卷分了五大份,每一份选出一个第一的,便是五魁首。

    最终的会元,会在这五魁首中决出。

    五魁首其中一份,便是廖瑞锋先前给大家看的那份。

    他说:“赵大人,下官觉得这份答卷比其他的更好。”

    “这学生文风质朴,看似不拘泥格式,实则都在框架之内。”

    “而且他的文章观点鲜明,论据有力,论证过程一气呵成。”

    “文章能作得如此纵横捭阖、引经据典且收放自如,这绝
>>>点击查看《走后门让你成秀才,你连中三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