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我家王妃会治病 > 我家王妃会治病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胳膊肘往外拐的徒弟(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我家王妃会治病 章节目录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胳膊肘往外拐的徒弟(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苏培立时反问,“你看我做什么?难道我说的不是事实?郑大人,国事要紧,可自己的事情也要紧啊!”

    他带着几分看笑话的心思,“郑大人,要不你再去南方一趟,先把自己的终身大事给办妥了?人姑娘还在等着你呢,想想就叫人可惜啊。”

    他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楚无病也是个煽风点火的,立刻道,“就是郑大人,苏大人所言甚是,终身大事也要紧。”

    他们两人拱着郑守节,完全就是看好戏的模样。

    楚云铮靠在龙椅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郑守节扫了眼两人,苏培就够讨厌的了。在南方的时候,他每每去找阿箩谈事情,楚无病总要找茬。今日,也算是新仇旧恨。

    掸了掸衣袖,郑守节闲闲反问,“苏大人,你是关心郑某的亲事还是关心那些南方的姑娘?嫂夫人知道你竟这么操心么?”

    一句话堵得苏培哑口,他又看向楚无病,“那些姑娘等不等郑某的,又跟你有什么关系?莫不是心疼了?”

    楚无病眼睛一瞪,立刻否认,“郑守节,你可不要胡说!我哪儿心疼了!”

    转头又道,“阿箩,你别听他胡说。”

    “那些姑娘跟你非亲非故。”郑守节又道,“若不是心疼,那又是什么?”

    迎着阿箩的眼神,楚无病干脆的举手投降。

    “我没心疼!行行,我说不过你。”他认怂还不行?

    “苏大人,要不要郑某去找嫂子说两声,就说您惦记着南方的姑娘,也想去南方试一试自己的魅力。”郑守节悠然反问,“你意下如何?”

    “瞎说!”苏培当即驳斥,“我什么时候惦记着南方的姑娘了,什么试试魅力,没有的事儿。”

    郑守节薄唇轻启,吐出最后一句,“那你操什么闲心?”

    苏培,“……”

    三言两语把这个人说的哑口无言,郑守节再度掸了掸袖子,轻飘飘的扫了他们两人一眼,就这么点道行,还想跟自己斗?

    苏培含恨,楚无病却是催着阿箩赶紧走。

    京城这地方已经不是他熟悉的京城了,皇上变了,娘娘也变了,京城还有这讨厌的郑守节。

    正要离开,赵修玉带着崔静芙匆匆进宫。

    见到他,楚无病神色一亮,嘴上却抱怨,“修玉徒儿,你来的可真及时,师父我刚刚被旁人欺负,你还不快替我出口气?”

    他一边说,一边斜眼看向郑守节。

    可谁料,赵修玉却转身对郑守节拱手,歉意道,“郑大人,我师傅给您添麻烦了。”

    郑守节微微颔首,歹竹出好笋,这楚无病小气又小心眼,可带出来的徒弟倒是个好的,懂事。

    楚无病在一旁气的跳脚,“修玉徒儿,你这是什么意思?为师让你替我出气,不是让你替我弯腰道歉。”

    “你倒底是谁的徒儿?”他越说越生气,“今日来饯行,你来的最晚倒也罢了,竟然还倒戈!日后你不要叫我师父了!”

    赵修玉沉声反问,“师父是要把我逐出师门么?”

    楚无病的一个“是”字还没说出口,便又听到赵修玉道,“那可就太好了。”

    “……”楚无病大怒,“臭小子!”

    赵修玉的眼底显出几分笑意,“师父,你倒底逐不逐我出师门?”

    楚无病指着他干瞪眼,良久才憋出一句,“别以为你仗着皇后娘娘我就不敢,逐就逐,我看你眼里也没我这个师父了,胳膊肘净往外拐。”

    “我不是往外拐,而是往道理的方向拐。”赵修玉沉稳道,“另外师父,若是你要把我逐出师门那就快一些,真逐出去了,我这礼物也就不用送了。”

    还有礼物!

    楚无病清了清嗓子,“废话少说,礼物先送上来,送的好了这事儿也就罢了,若是送的不好,这事儿就得好好说道说道。”

    含笑把礼物送了过去,赵修玉恭声道,“师父请收下。”

    礼物是一个不算太大的匣子,外面包裹着红绸,分量也不重。楚无病带出几分郑重,亲手接了过来。

    他嘴上嫌弃赵修玉要把他逐出师门,可也不过是嘴上说说。

    不管赵修玉送了什么,那都是他的心意,他这做师父的一样高兴。

    然而打开了盒子,楚无病却极惊讶,甚至有几分激动。

    “这?”他拿了出来,里面是两本书,一本写着《蘅芳脉案》,另一本写着《无忧脉案》。

    赵修玉恭声道,“师父,徒儿也没什么好送给你的。思来想去,便把蘅芳和无忧两家医馆这两年的脉案和药方集结成册,里面也加入了一些徒弟自己琢磨出来的方子,送给师父,也请师父评判。”

    他说的轻描淡写,然而楚无病却深知这两本书的分量。

    行医者,最重要的就是经验。

    可以说,赵修玉是把他在京城开医馆的经验拱手送给了自己,并且如此清晰直观。有了这两本书,他甚至都能在理县照原样开两家医馆
>>>点击查看《我家王妃会治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