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乌合之众中英版 > 乌合之众中英版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9章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乌合之众中英版 章节目录 第19章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三,群体的行动是受感情激起并主导的,这种感情的强弱程度,直接决定着群体的行为能力。

    第四,群体的表现有可能比个体更好,或者更差。究竟群体会表现得更好还是更差,这完全取决于周边的环境如何。

    第五,群体能够干出什么来,取决于影响群体的暗示是何种性质。如果这种性质是积极的、进步的、有意义的,那么群体的表现就会是相应的积极进步且有益。反之,如果主宰群体行为的暗示是负面的心理能量,那么群体的表现就会非常可怕——如果把群体比作是一个人,那么这种主宰群体行为的暗示力量就好比人的思想,如果这个人的思想是善良的,那么这个人必然是善良的,反之亦然。

    第六,群体往往会构成骚乱的因由,但群体却更多的表现为一个英雄主义的群体。

    关于这种英雄主义精神——我们经常会见到的那种令人无限景仰的利他主义行为,赴汤蹈火,慨然就义,为一种教义或观念而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或是愿意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追求它的纯洁性。这种情况最为常见地发生于一个群体之中,一个孤零零的个人愿意为了某一教义付出一切的事情,在现实中是很难见到的。

    除非是群体,才会体现出这种大义无畏、一往无前的凛然气概。

    除非是群体,才会在慨然赴死的进程中带给人一种激昂的情绪与荣誉感。

    除非是群体,他们才会做到——正如十字军东征时代的悲情旧事。欧洲的骑士们漂洋过海,远赴伊比利亚,在全无粮草和装备,更看不到救兵的情形下,向穆斯林人讨还基督的墓地。

    除非是群体,他们才会像这样——1793年法国在反法同盟的强大攻势之下,国民既没有粮食,又没有武器,却奇迹般地挫败了反法同盟的进攻,以一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拯救了法兰西共和国。

    这种英雄主义,毫无疑问是建立在无意识心理层次上的。

    也只有无意识的心理特性,才会催生出这种伟大的英雄主义。

    而且,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心理背景下的英雄主义创造了历史。假使群体总是表现得像个体那样冷静而功利,那么,世界历史将会乏味得多。

    14.你不会接受的观念

    某些观念一旦与我们的思维习惯相抵触,我们就很难接受。

    奥地利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之说,断言在每个男人的潜意识中都有一种弑父代之的深层欲望。这就必然激起整个世界对弗氏的愤怒,直到他的理论已经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取得了实效,对他的声讨仍然方兴未艾。
>>>点击查看《乌合之众中英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