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 >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目录 > 章节目录 第91章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 章节目录 第91章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8.6做一个得道多助的人

    要想做出一番大事业,单凭一己之力难以做到,需要有大量的人才做资源做支持。如何能够吸引别人来投到自己门下,为自己效力,是每一个追寻人才的领导者思虑的问题。胡雪岩的生意遍布五湖四海,涉及多个行业,他需要更多人来为自己做事,光靠自己寻访和朋友推荐远远不足。让那些投靠自己的人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工作,忠贞不移地贡献出自己的才华,就更需要费足心思。而胡雪岩却做到了这一点,他所使用的手段也非常耐人寻味。

    在挖掘人才的过程之中,胡雪岩可谓尽心竭力。可是就算他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也不是一开始就懂得怎么用人,那些有才能的人更不是一开始就纷纷来投靠。胡雪岩所掌握的看人、用人的技巧,也是在寻找人才的过程之中慢慢摸索到的。在商场之中打拼多年,胡雪岩通过自己的积累,逐渐形成了一套发现人才、招募人才、使用人才的方法,令他可以网罗更多的人才,为自己服务。

    虽然对刘不才、陈世龙等人的挖掘上,胡雪岩显露出了非一般的眼光和智慧,这些人也都回报给他出乎意料的好处。但胡雪岩并非总是这么成功,他也曾经有看走眼的时候。

    在湖州开办丝行之后,胡雪岩需要一个得力的总管来为自己打理湖州的店铺。经过朋友推荐和自己考察,他看中一个叫黄仪的总管。此人为人精明能干,并且精通生丝生意。因为在湖州停留时间较短,来不及仔细观察,胡雪岩就任命他做了总管,自己匆忙去做别的事情了。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胡雪岩问及湖州的丝行,发现很多人对黄仪有怨言,连在湖州做事多年的老张和陈世龙,也纷纷抱怨无法与黄仪好好相处。这引起了胡雪岩的注意,他耐心地观察了黄仪的做事方法,发现他虽然精通生丝贸易,可是能力却有限,一些比较大的客商总是被别人抢走。最重要的是,黄仪根本不愿听从别人的建议,就算老张这种在湖州丝行多年的老伙计,他都不放在眼里,凡事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如果有人稍有怨言,还会引来他的重责。这种心胸狭窄且办事专横的态度令胡雪岩非常失望。

    按照生意人的一般想法,如果请的人不能胜任自己的职责,将生意推向好的发展,自然要请他离开,以免耽误生意。但胡雪岩向来不愿意这么做,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自己当初选择了这个人,也肯定是由于他身上有闪光点。就算是对方不能胜任自己安排的工作,也一定可以找到适合他的岗位。因此,胡雪岩决定将黄仪从湖州带出来,让他跟在自己的身边,另外安排事情给他做,至于丝行的总管,则要另请高明之人了。可是黄仪究竟可以做些什么事呢?这又让他大伤脑筋。

    正当胡雪岩为黄仪的安排而烦恼时,巧遇了曾经因王有龄而结识的嵇鹤龄。此人博览群书,是一个颇具才华的读书人,曾经落魄不堪,但因解决新城之乱有功,被提拔为浙江海运局总办。和胡雪岩互相赏识的嵇鹤龄曾与其结义为兄弟,当看到胡雪岩为此事伤神,他便讲了两个故事给他听。

    嵇鹤龄所讲的第一个故事便是《战国策?燕策》中的《千金市骨》:曾经有君王欲求千里马,斥重金却求之不得。后来有人称自己可以找到千里马,三个月后却用五百两黄金买了一颗死去的千里马马首回来。君王大怒,而此人却说:您肯用五百两黄金买一匹死去的千里马,又何愁得不到活的千里马呢?果不其然,很快四面八方的人就听说了这个消息,并为他送来了数匹千里马。

    嵇鹤龄所讲的第二个故事是《孟尝君传》中的“鸡鸣狗盗”。他告诉胡雪岩,孟尝君的门下有很多闲人门客,个个都有出众的才华,但有一些的技能则很平凡,不过会学学鸡叫、装狗行窃而已。但正是这样的人,却在孟尝君逃难时发挥了本领,救其脱离险境。

    这两个故事给了胡雪岩很大的启示,他认识到自己所用的人并非没有用处,他们长期无所贡献,也许是因为没有处在正确的位置上,只要让他们处于擅长的位置,他们就能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而嵇鹤龄还告诉他,扬州的盐商都喜欢养“闲人”,他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网络人才,就连“闲人”他们都能提供那么好的待遇,又何愁有才华的人不会投奔他们而来呢?胡雪岩听了,顿时豁然开朗。

    回到湖州之后,胡雪岩没有将黄仪开除,而是利用他为人精明、文字功底不错的优点,让他在自己身边做一个文书,虽然是一个闲职,却也做到了人尽其用。对于湖州丝行总管这一职位,通过细致考察之后,他又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通过这些举措,黄仪更加尽心地为胡雪岩工作,发挥自己的专长跟随在他身边。而胡雪岩善待属下的名声也逐渐传开来,人人都知道他“肯用人”,更多的丝行人才都开始投奔他而来。

    吸引人才不仅是要通过提供高薪待遇,从物质上令其忠于职守。更要靠用人者肯用人的名声,来让人才主动投奔,并且心甘情愿为其效劳。当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来投奔的人都肯安心做事,用人者的事业就必然会蓬勃发展。
>>>点击查看《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