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 >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目录 > 章节目录 第43章(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 章节目录 第43章(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九章韬光养晦减锋芒

    进退之智可以让人在束手无策的时候找到解决问题的稳妥办法,对于熟谙此道的人来说,暂时的退并不可怕,而下一次的进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在前进之中,双方出现对峙,如果其中一方出现异常而后退,多半就是其为了打破当前的僵局,为自己找到更为有利的进攻点,积聚更强的冲击力而选择的策略。

    9.1显隐之间得生机

    由于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特点,导致臣子与君主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平衡关系,一方面君主希望臣子可以拼尽全力为国尽忠,确保江山稳固;但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臣子“功高盖主”。因此,封建社会的君臣都在寻找着一个让彼此都可以保持信任的平衡点。要想在封建社会这种特殊环境之中建立功名,就必须时刻将这一规则谨记,在功成名就的同时也要避免让自己锋芒外露而引起别人的忌恨。不仅是对君王,在对同僚时,也要注意。

    对于官场之中的各种关系要如何保持平衡的问题,曾国藩一向深有研究,尤其是在他凭借着湘军建立了不少的功绩之后,这个问题的考量便成为他的首要任务。熟读历史的曾国藩也希望从古人身上找到智慧的解决方法。可是纵观千年,他发现很多功高位显的人所采取的办法不外乎隐退,他们都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消失在别人的视野里。在曾国藩的眼中,这并非最佳办法,因为他的愿望是拯救苍生,一旦建立功业便隐退,岂不显得他为了功业而拼搏多年?有违初衷之举不是他该做的。随着职位的不断提升,以及所建立的功名越来越大,曾国藩手中的权力也逐渐威胁到了别人的利益,他明白自己应更加小心地收敛锋芒,含而不露,在显隐之间巧妙地找到平衡点。

    1864年是曾国藩至为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他率领着由自己组建的湘军,势如破竹一路杀进太平天国的天京,一举剿灭了让清政府统治者坐立难安的太平军,成为大清的第一大功臣。在许多人眼中,迎接他的将会是目不暇接的荣华富贵,然而曾国藩却冷静地思考着自己将要面对的局面:功高固然会引来荣华,但更会引来别人的妒忌,同僚的妒忌已经需要他时刻警惕,而最可怕的是来自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忌恨。

    手中握有兵权的将帅向来都是君王非常忌讳的人,在借助他们力量稳固统治的同时也在时刻想着如何限制他们的力量。兵可以维护统治,也可以摧毁统治。曾国藩并没有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幻想着美好的未来,而是以皇帝的角度考量自己的处境,平定太平军之后,他虽然是功臣,但在皇帝眼里也是威胁。湘军骁勇善战成为人人称颂的英雄,也同时成为皇帝背后的一根刺,必定让他寝食难安,时时提防。为了避免让皇帝起疑心,也为了避免同僚妒忌,曾国藩主动要求削减湘军部队。

    功高震主对于臣子来说是最危险的,而手中没有一点权力,又会让曾国藩失去说话的底气,变得任人宰割。因此,在裁军的过程中,曾国藩也在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点:既让自己有实力掌控话语权,又让皇帝对自己放心。当时的湘军虽然名声震天,但因为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战斗力遭遇到很大的伤害,正需要大力休整。而李鸿章所率领的淮军虽然人数不多,但军力强劲,更兼武器都是使用新式的洋枪洋炮,是一支不容小觑的队伍,正适合留为己用。思虑周全之后,曾国藩在天京写好奏折呈递给同治皇帝,主动申请“定议裁撤湘军”。在这本奏折中,曾国藩说:“臣统领湘军太多,即拨裁撤三四万人,以节开支。”用节省开支为名要求裁撤军队,让这一切看上去合情合理,同时也让大家面子上都非常好看,此计可谓智慧之举。

    清政府查看了当时湘军的名册之后,发现曾国藩手中已经握有十几万人的部队,便立刻同意了曾国藩的申请,要求他从这十几万人中开始裁撤。按照筹划,曾国藩积极地将张诗曰等人率领的一万人留在金陵驻防,其余的部队都被谴回到安徽做巡防军队,助攻天京的一万两千人也被裁撤。此举大刀阔斧,让清廷看到了曾国藩果然是真心想要放弃军权,心中大感欣慰。不过,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所率领的嫡系部队和李鸿章的淮军在此次裁军中却丝毫未动,全部都保留了下来。

    1865年5月,清政府又下达命令,让曾国藩率军北上剿匪,当时的江陵还驻扎着湘军没有撤防的八千余人部队,但其中只有张诗曰所带领的一千多人愿意追随曾国藩北上。见此情形,曾国藩果断地将那些不愿意北上的七千余人全部裁撤。即便如此,清政府看到张诗曰等人对曾国藩的忠诚追随后,还是不安起来,他们深怕曾国藩在军队如此有威信,万一他登高一呼,岂不是应者云集?因此,清廷立刻下达命令,让曾国藩离开军队回到朝廷中去,但不愿意给他浙江巡抚的职位。对此,曾国藩内心非常明白,自己的影响力就好比一把双刃剑,有时候可以成就自己,有时候又会伤及自己。为了让清廷统治者再次信任自己,曾国藩在裁撤掉军队的同时,也主动以身体需要调养为由将曾国荃从军队中调离出来,让他回到原籍,以此来消除朝廷的担忧。

    在这场博弈之
>>>点击查看《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