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 >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7章(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 章节目录 第37章(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7.4用人须避短扬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会有缺点存在,曾国藩曾有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人也应尽其长。”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在借力人才的时候也应该择取他所长的一面。曾国藩认为无论一个人的性情如何,只要有利于事情的完成,便是一个适宜的人选,大可用来做事。选择人才可以不论出身,不论职业,甚至连品德都可以不去考虑,这是由于人才的多面性造成的,某方面的缺点并不会掩盖另一方面的才能。

    根据长期的经验,曾国藩对于人才进行过详细的分类,他将自己所接触的人分为十个类别,根据他们各自在才能、品性以及事业方面的特点逐一分析其优劣长短。通过这种分类归纳,让他在人才应用的时候可以清醒地明白哪些人可以用在哪些方面,从而让事情的进展更加顺利。

    一是节清之家。对于节清之人,曾国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他们是所有人才之中最为上等的人才。这类人的共同特点便是德行厚重,仪容端庄,气质不凡。就算他们身为布衣,也会引人瞩目。这些人都有着非凡的才能,可以解救世人,点化百姓,因此大家也都乐意去举荐他。这样的人一旦得到了地位,便可以激浊扬清,改善社会风气,同时成为社会师表。因为他们不会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且可以长久地显达于官场之中,可以让他们在办事的时候井井有条,所以不管政绩还是德行都非常突出,名声和形象也极为优秀,令人肃然起敬。对于这种人,曾国藩认为可以用于“王化之政”,“宜于统大,以之治小则迂”。在以德行和教化为主的政治之中,节清之家会大放异彩,他们适合做一些全面的统筹工作,而不能让他们去做一些琐碎的小事,否则既是人才的浪费,也不能成事。

    二是法家。以曾国藩看来法家人才都是以制度和规范为本,因此做事往往会先苦后甜,他们严厉地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在还没有显达成功的时候,一定会招来大家的不满和猜忌,上上下下的人都对法家有畏惧之意,等到最后获得成功,大家才会明白法家的功绩是不可限量的。这种人才如果应用在建立法制方面,就可以起到安邦定国的功效。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和智慧去开创新局面,治繁理乱。在那些民智还没有开化的地方,因为人的性格野蛮又缺少正常的社会秩序,如果不采取强力的手段去征服而一味地说教,将很难服众。但如果让法家来治理这些地方,他们会采取适宜的方式,通过强制的手段让恶势力和恶霸帖服,让百姓得到实惠,自然也就慢慢贯彻了文明的教化,地方也就可以实现平安和富裕了。

    三是术家。术家都是足智多谋的人才,他们往往聪明而且多思,可以提供不少计谋,通过巧妙的谋略来展示自己的本领。曾国藩觉得这种人在开始的时候都是深藏不露,随着慢慢的接触才会显出才华,而在适宜的环境之中他们就会达到精深又玄妙的地步。很多人不能发现术家的才能,但一个具备发现眼光的明主会珍视术家,因为术家是真正可以实现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的。曾国藩认为“策术之政宜于治难,以之治平则无奇”,对于这种足智多谋、胸中有奇策的人,最适合在乱世之中找到发迹的机会。如果可以遇到一个奇主,术家就会与他一拍即合,策划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因此,在战乱时期他们会是一代奇士,在和平安定的环境里,他们将很难找到用武之地。要想让这类人才不被埋没,那就要将他们放在困苦的环境之中,去激发他们的斗志。

    四是栋梁之材。这类人才具有全面综合的素养,不管德、法、术都有很好的成就,他们的德行可以肃整社会风气,法制手段又可以匡扶天下,而权术又可以制定国家的政策,支撑起一个国家的建设。兼具了这三才的人可以帮助君王来管理国家,他们道德清扬、果敢善断,最重要的是竭尽忠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要想富国强兵,用有效的手段来整治腐败和歪风邪气,就要任用栋梁之材,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是大臣和地方管理人员。这种人类似栋梁之材,在德行、权术方面都会有所建树,但不够纯备,只能做一个地域的表率,也只能管理好一个区域。将这类人才应用在地方管理上,足以发挥他们的功用。曾国藩认为此类人才“宜于治”,意即他们非常善于周旋调停,权术智慧虽然具备,但却会忽视公正和法度,在太平的形势之下他们也可以做出一些实在的政绩。

    六是智识之士,曾国藩对这类人才也非常推崇,因为他们的治理之道顺遂而不违逆,具备智慧和明识,就算是不发达的时候,也会被很多人推崇;在成功之后更能得到大家的信任。这种人可以帮助明主建立不凡的功业,他们深思熟虑,可以制定非常长远的计划。但他们的缺点却在于只愿意一味地向前冲锋而不懂得后退和隐匿。这类人的才智堪比谋略家,但是在勇气和行动力上却不及谋略家那么强劲。在无法得到自己所想要的东西时,他们要么屈从,要么逃避,所能成就的事业自然也就在谋略家之下了。

    七为臧否之才。这类人具备着黑白分明的道德观,乐于褒贬善恶,很容易挑起是非之争。他们的
>>>点击查看《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