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 >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1章(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 章节目录 第31章(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6.3宽容豁达,方可人心

    曾国藩曾经说:“概天下无无暇之才,无隙之交,大过改之,微瑕涵之,则可。”这是他与人交往过程之中一项基本原则,对所有的人都保持着宽和的心态,豁达地对待那些有错误和缺陷的人,只要他们可以改正自己的过错,对那些细小的不足便概而涵之,不再去计较了。之所以有这样的原则,是因为曾国藩认为人都不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陷,也有自己的优势,不能因为一个人的缺陷而无视其所长。在与人交际的时候,如果自己可以做到胸怀坦荡,虚怀若谷,以诚意来对待每一个人,就一定能够得到别人的信赖和真诚相助。曾国藩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意识,弃短而取长,对身边的人因势利导,才能够得到那么多人的帮助,并让湘军出现人才济济的盛况。

    宽容地对待每一个人,对别人的缺点不去挑剔,对别人的错误豁达地理解,这种心态曾国藩在年轻的时候便已经具备了。他在湖南岳麓书院求学的时候,便以豁达宽容获得同学们的喜爱。在书院之中有一位性格暴躁的同学,对别人总是百般刁难,看到曾国藩的书桌放在窗口最明亮的地方,他便非常不满地说:“你在那里,完全将我的光线遮挡住了,这让我们怎么读书呢?”虽然也有同学指出曾国藩的位置一直就在那里,但听了这种挑衅的话,曾国藩自己还是笑了笑,默默地将书桌搬离了窗口,给这位同学腾出地方。到了晚上,曾国藩掌灯读书,这位同学也觉得吵到了自己,不耐烦地说:“夜深了还要鼓噪!”曾国藩听了便改为默读。不久之后,经过努力学习,他在同学之中脱颖而出,考取了举人,这位同学仍不服气地说:“不过是夺取了我的好风水。”同学们听到都为他抱不平,而曾国藩却一笑了之,并不去与他计较。看到曾国藩一直和颜悦色,丝毫不在意同学的无理取闹,反倒让这位同学感到惭愧起来。

    年轻时代就可以做到胸怀宽阔,对于成长中的曾国藩来说难能可贵,他将这一优秀品质保持了一生,让自己身边的人都体会到了他宽厚的个性,从而更加愿意与之为伍,成为他终生的朋友,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自然尽心尽力。

    不仅对于同学和同僚保持着宽容的心态,曾国藩对于后生晚辈也总是心胸豁达,从来不去计较,让后辈们对他也备加赞誉。新宁的刘长佑是曾国藩旧交的后代,他因为拔取了贡生,所以来到京都参加朝考。此时的曾国藩已经在京城获得显贵的身份,是清廷之中握有实权的权贵,并且被咸丰帝钦点为阅卷大臣。如果在朝考之中获得他的赏识,势必会对一个人的前途产生深远的影响。刘长佑的父亲曾托付曾国藩照顾自己的儿子,他欣然答应并叫刘长佑将自己的楷书送来,以便先认识他的字体。然而年轻气盛的刘长佑却坚持不肯给他,认为自己可以凭借本身的才能在考试中获胜,无须别人的帮助。虽然欣赏刘长佑的志气,但曾国藩屈尊索要而被拒绝仍是一件令人脸上无光的事,刘长佑也非常担心自己此举会让曾国藩记恨。然而,他却丝毫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后来,刘长佑果然仕途平坦,并一路做到了直隶总督的位置。当时捻军势力正旺盛,对于直隶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威胁,皇帝让曾国藩和刘长佑合作攻打捻军大营,由曾国藩负责分击,而刘长佑负责合围。制定好战争策略后,刘长佑撰写了奏章想要申报给朝廷,有人提醒他:“曾公要是对于这个计划不满意怎么办?还是要先问一下他的意见。”可是刘长佑却说:“我们只需要考虑这件事应该怎么去做,问题要怎么解决,要是因为怕他而畏首畏尾,就是违背了我做事的初衷,曾国藩有什么可怕的呢!”这一番言论从幕僚口中传出之后,大家都深感刘长佑年少无知,不该对曾国藩如此冒犯。然而当曾国藩看到奏章之后,却认为刘长佑的策略非常正确,表示自己完全赞同。

    如此三番五次地挑衅,曾国藩却一直虚怀若谷,丝毫不以为意,大家都非常佩服他的心胸,而刘长佑在得知曾国藩对自己的计划非常支持后,对幕僚说:“涤翁(曾国藩)对于这些事能够做到没有一点芥蒂,全是由于他有圣贤的品德才能达到啊!”此后,刘长佑对于曾国藩非常尊敬,总是谦虚地请教他的意见。

    器量宽宏本身就是一种人格魅力,那不仅是对别人的忍让,更是对自己的自信。曾国藩的雅量大度,让他在官场之中多了很多朋友,而少了很多敌人,因此为他挽回了很多损失。

    曾国藩向来礼贤下士,对于各种来投奔自己的人都倾心相待,可是因为求才之心过于迫切,也就难免会遇到行骗之人。曾经有人冒充校官来投奔曾国藩,以高谈阔论和议论风生吸引了他的注意。此人投其所好,凡事都能分析出一堆条理来,让曾国藩刮目相看,自然对他备加重视。有一次,曾国藩邀请他对自己军中之人进行评价,此人观察了湘军大营之后,煞有介事地告诉曾国藩:“军中多豪杰俊雄,但有两位君子更令我刮目相看。”曾国藩忙问是哪两位,他说:“正是徐宗赢与郭远堂两个人。”此二人正是曾国藩所看重的湘军年轻将领,因此他大为欢喜,将此人任命在船厂建造船炮。

    孰料自以
>>>点击查看《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