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 >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5章(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 章节目录 第25章(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5.2在艰难中忍耐

    在奔向成功的道路上,人们往往会看到一个人所得到的荣耀,而他所付出的艰辛却不被人关注。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就算曾国藩具备超凡的智慧与才能,也并非一路顺遂,在他的仕途之路中亦遭遇了不少坎坷。要想得到最后时刻的成功,就必须隐忍坎坷所带来的折磨。梁启超曾经说:“凡古能成大事者,其自制力、忍耐力必强。”对于曾国藩来说,他所身处的环境之复杂以及他自身目标之远大,更需要付出多于常人的忍耐和自制。

    在曾国藩的成功之道中,“一味忍耐,徐求自强”是关键的一条,他曾经在著作中明确提出:“古来大有为之人,每于艰险之时,坚忍撑得住,可做出非常事业。”可见他所认定的成功者必备素养之中,“坚忍”是极为重要的,而他自身也确实做到了“撑得住”。从一个书生转变成一个将帅的道路上,曾国藩表现出非凡的忍耐力和乐观精神,就算丝毫不占据一点优势的战场上,他也努力要求自己“撑住”,对于幕僚所写的奏章之中提到的“屡战屡败”,则欣然提笔改为“屡败屡战”,正透露出他永不放弃的精神。

    咸丰年间,太平军在各地势如破竹般地攻陷了清廷不少要塞。而清政府朝堂之上居然找不到一个可以领军打仗之人,更让太平军气势高涨。身处湖南的曾国藩召集湘勇,经过一年的训练之后,于咸丰四年(1854)四月初二正式展开战斗,他指挥湘军水陆师沿着湘江一路向北厮杀,浩浩荡荡地冲到靖港,希望在这里大败太平军。然而太平军早有准备,等湘军到达靖港之后,于港口安排伏兵,让初到的湘军受到了重创。李续宾和王鑫等人所率领的水陆师在毫无准备的状态下被太平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曾国藩眼看太平军气势惊人,统统喊着活捉自己的口号,也难免胆战心惊。

    靖港之战是曾国藩率领湘军所经历的第一次重创,他没有想到自己训练这么久的湘军居然禁不住打击,溃逃之中尽显仓皇之态。苦心经营的军队大败而归对曾国藩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而回到长沙之后,那些资助过他的官绅们也不给他好脸色,让他看尽世间人情冷暖,更觉得对不起家国祖辈。

    跟随曾国藩的幕僚陈世杰与李元度等人,为了防止曾国藩想不开,让护卫章寿麟时刻跟在他身边。而曾国藩回到长沙之后,发现湘军只剩下四千人,想要重振旗鼓必须从头再来,招募兵勇与操练战术成为重中之重。因为有了靖港之战的经验,曾国藩励精图治、卧薪尝胆,一心想一雪前耻。他陆续将水陆两师扩展到两万多人,又建造了不少船只,配备了最有杀伤力的新式炮械。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之后,咸丰四年六月中旬,曾国藩又一次挥师北上,发动了湘军的第二轮攻势。

    第二次的北上因为精心的筹划而获得了初步的胜利,率领水师的褚汝航从太平军手中夺回岳州,并大败太平军将领曾天养两次,让曾国藩喜不自胜。到八月时,他亲自督战,率领李孟群和陈辉龙等人从岳州攻打石达开。

    这一次的战役也堪称惨烈,虽然曾国藩的湘军获得了前期的胜利,但曾天养通过诱敌深入的战术,包围并诛杀了湘军水师将领陈辉龙、褚汝航等数人,官兵不仅阵亡数百人,战船也损失了二十多条,让石达开部队重新占了上风。等曾国藩所率领的大部队到来时,石达开已经在梅州、九江等地设下重重关卡,以东岸线为大营铺设了天罗地网。曾国藩一边感叹石达开用兵如神,一边匆忙寻找对策。

    咸丰四年十月十二日,胡林翼、罗泽南等合兵一处,与曾国藩一起猛攻梅州,按照曾国藩的计策,打算先从鄱阳湖口清除障碍,然后一路杀进去。孰料这正中了石达开的计,他在鄱阳湖所设立的障碍不过是吸引湘军的障眼法,等湘军进入后立即被太平军截断围困,当夜焚烧湘军战船九艘、小船三十余只,李孟群、彭玉麟等大将也差点在夜战之中丧生。

    辛苦操练多年的部队,曾经被曾国藩视为百战百胜的无上法宝,谁知道石达开略施小计,就让他在一场战役中损失过半。这让曾国藩备受打击,他认识到自己原来一直都在高估湘军的战斗力,而处于鼎盛时期的太平军并不是一群乌合之众,石达开更是一个强劲的对手,不容小觑。曾国藩一边整顿着惨败而归的队伍,一边掩饰住自己沉痛的心情不断向朝廷和官绅做出汇报,一再保证要扭转战局。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到尽头,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曾国藩部队再次遭到石达开反攻,太平军乘胜追击,在湘军水寨密布火网,将曾国藩麾下的战船全部焚烧,吓得曾国藩仓皇而逃,直向罗泽南营地投奔。而湘军几乎全军覆没,船沉勇溃,惨不忍睹。这一次的惨败,成为曾国藩一生之中的四大惭愧之一。

    连番遭遇失败的曾国藩已经没有了之前的豪言壮语,安然回到南昌之时,几乎受尽了天下人的冷嘲热讽。他灰心丧气,悲观到了极点,人们都愿意看到英雄勇猛战斗获得胜利的时刻,而一旦落魄则会遭遇加倍的冷落。此时的曾国藩蓬头垢面,又有谁会觉得他是一个英雄呢?当他仓皇逃命之时也难免会显出狼狈之态,更没有了之
>>>点击查看《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