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 >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7章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 章节目录 第17章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3.4稳慎是第一要义

    不管是身在官场还是社会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同的纠纷和烦恼,因此每个人都需要稳重谨慎的思维来帮助他做出正确的判断。对大多数社会人来说,处理一两件正常的社会纠纷应该都没有问题,可是随着烦恼的增多,理智就会逐渐被蒙蔽,也会慢慢变得轻浮草率。而有一些人,在面对生活中小小的纠纷时,表现得很聪慧,可一旦遇到大的麻烦就会失去方向,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更有甚者,在为别人处理问题的时候,能够看透问题的根本所在,施行最好的解决办法,而当麻烦到了自己身上,就会失去判断力,做出一些不合常规的事情来。这种现象虽然细微,但也没有逃出曾国藩的眼睛,他在观察了很多人的行为举止之后,发现人的理智并非随时都跟随着你,因此一再告诫弟兄和子女:“凡事都要以稳慎为第一要义,只有耐得住,才能做好事。”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跟随他多年,在官场之中也如鱼得水,除了他本身的资质外,曾国藩对他如师如友的教诲也功不可没。有一回,曾国荃在官场之中受到了排挤,心里闷闷不乐,认为自己的才能不比别人差,却要处处受庸才的指点,实在让他难以忍受。于是,他便写信给哥哥曾国藩,抱怨说:“仰鼻息于傀儡膻腥之辈,又岂是吾心之所乐。”曾国藩收到信后,敏锐地感受到了曾国荃对于同僚的鄙夷,于是急忙劝诫弟弟:“在官场之中不能急躁,要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你若这么想就已经冒出了不耐烦的苗头,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恐怕很难和同僚相处,还会招来祸端。”

    在官场之中想做到平安,首先就要让自己遇事冷静,曾国藩努力训练曾国荃做到这一点。他认为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让部下安稳,只有稳住了部下的情绪,才能让领导者做出正确的决断。

    稳慎不仅让曾国藩在官场中受益,更令他在战场上表现卓越。1862年,曾国藩率领着湘军追击当时反叛的捻军,与其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在击败捻军主要力量之后,由曾国藩率领的一小部分湘军受到了他们的突袭围困。当时湘军护卫只不过千余人,而捻军数量却多不可测,这让军士都感到非常恐慌,于是到处显露出惊惧的气氛,完全不能保持冷静。曾国藩见状,便对幕府文书钱应甫说:“现在的时间已经是半夜了,敌暗我明,对于我们来说非常没有优势。如果贸然出击,恐怕会危机重重;如果按兵不动,假装不在意捻军的围困,对方可能会摸不透我们的实力,反而会不战而退。”按照这一策略,曾国藩自己在帐中坦然高卧,丝毫都没有因为被敌军围困所产生的不安。而钱应甫也非常镇静地照常向他汇报,护卫们看到主帅若无其事的样子,认为曾国藩已经有了妙计,也随之平静下来,整个军队都恢复了常态。而在外围困的捻军看到湘军一点都没有将自己放在眼里,果然怀疑曾国藩有其他的布置,徘徊不前,不敢贸然发动进攻,最终匆匆地撤离。

    要做到遇事冷静并稳慎,需要在生活之中不断训练自己,提醒自己,这种力量的最重要来源便是对心性的修养。庄子说:“美成在久”,正是指出成就的获得都是来自于长时间的积累,曾国藩对此非常认同,曾经多次引用来告诫别人,他对曾国荃说:“一个人可以骤然地得到别人的信任,这不是一件难事,然而这种信任却不牢靠,因为高尚的品德和修养就如同四季更替,需要逐渐完成一年的运转,才可以真正达到目的。因此,赫赫之名的获得也要循序渐进。”对于自己能够做到稳慎,他归功于好友吴竹如的指点,他说:“我曾经说做到了‘贞’字就可以干成一番大事业,而所欠缺的也正是一个‘贞’字。为此吴竹如教了我一个‘耐’字,他的用意就是为了让我在急躁和浮泛的时候,可以安静下来,达到虚静的境界,才能渐渐向‘贞’靠拢。这一个字,就可以完全地医治我的心病了。”

    在曾国藩遗留的《批牍》中,曾经强调:“本部堂常常用‘平实’二字来告诫自己,所以才能虚心求善,谋划周全之后再去采取措施,而不会像以前一样草率从事。官阶有尊卑,阅历有深浅,但如果生手假冒是熟手,没有学问而自夸有学问,志向很高却不去实践,那么连托付的事情都未必能完成,更何况是打一场恶仗呢。”

    世人都尊崇的豪杰,往往是有济世之才而忠贞不渝的人,利禄功名也无法动摇他的心志,艰难危险也不能让他失去士气。曾国藩正是将自身稳慎的思想传达到了身边每个人身上,经常用砥砺志气的话与部下互相勉励,才在旗下培养了大批的忠义之士。他取人为善、与人为善,做任何事都以稳慎为先,保持头脑冷静,坚持日积月累,真正做到了一个“耐”字。
>>>点击查看《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