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一本书读懂投资理财学 > 一本书读懂投资理财学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3章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一本书读懂投资理财学 章节目录 第23章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在黄先生眼里,负利率时代把钱放银行,实际上就是眼睁睁地看着财富缩水。然而,黄先生又不喜欢炒股,对保险什么的兴趣也不多,再加上黄先生经常出差,投资的时间非常少,所以,黄先生更加倾向于选择基金债券类的投资方式。

    黄先生喜欢的投资方式是基金定投。2006年年底,黄先生的儿子出生后,他就考虑为儿子建立一笔教育基金,于是在2007年1月开通了基金定投,每月投资500元钱。2008年股市大熊,黄先生的基金账户可谓一路买一路跌,股市跌到1700点时,基金资产已亏了30%,但是他还是不改初衷坚持定投,最近他算了一笔账,定投60个月下来,累计投入3万多元,加上红利再投资收益,总收益率超过20%。

    在黄先生眼里,基金定投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方式。黄先生表示,强制储蓄,平均成本,分散风险,积少成多,这些都是基金定投的优势,并可以根据家庭情况、个人投资风格以及对孩子期望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起点金额和不同类型的基金。

    黄先生提醒投资者,基金定投最主要的是要注意适时获利了结,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例如,累计报酬率达到30%、60%、100%时,投资者可以分阶段赎回,落袋为安。如果考虑定投16年,但并不意味着办理定投之后不再打理,而应该适时把获利部分转为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再用本金继续进行投资。

    无独有偶,陈女士也是定投的爱好者。从2010年开始进行定投,陈女士表示:“我现在每月投资1000元,留给3岁的女儿做教育基金。主要是考虑到现在通货膨胀厉害,钱放在银行也是贬值。为了女儿着想,还不如投资点定投基金,等她长大了,累积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资金了。而且定投基金相比其他投资方式更加稳妥和省心,钱放进去就不用操心了。”

    普通投资者很难适时掌握正确的投资时点,常常可能是在市场高点买入,在市场低点卖出。而采用基金定期定额投资的方式,不论市场行情如何波动,每个月将固定金额投资基金,由银行自动扣款,自动依基金净值计算可买到的基金份额数。这样投资者购买基金的资金是按期投入的,投资的成本也比较平均。

    由于定期定额分批进场投资,当股市盘整或下跌时,由于是分批承接,因此反而可以越买越便宜,股市回升后的投资报酬率也胜过单笔投资。对于中国股市而言,长期看应是震荡上升的趋势,因此定期定额非常适合长期投资计划。

    可以看出,由于规避了投资者对进场时机主观判断的影响,定投方式与股票投资或基金单笔投资追高杀跌相比,风险明显降低。

    然而,必须看到的是,定投跟其他投资方式一样,并不能做到稳赚不赔。有的投资者看基金赔钱时就停止扣款,等到收益出现正值时再恢复扣款,这反而错失了在低点建仓的好时机。过往数据显示,基金定投的亏损比例会随着定投周期的拉长而下降。

    此外,除了定投以外,基金的投资方式和组合多种多样,如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组合方式,不但能顺利地完成财产保值目标,说不定还会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高收益。投资者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搭建投资组合,从而有效地降低单一投资风险。

    2.基金适合长期持有

    江涛在杭州旅游学院教书,最近因为基金的事情很烦恼。“我2007年投资了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三只基金,2008年行情不好,有一只亏损赎回了,一只转换成他们的货币式基金了,还有一只一会儿转换为货币式基金,一会儿又转回股票型的,结果倒腾了半天,总算与投资本金差不多持平了。还不如我同事,他的几只基金有一阵子也跌得很厉害,最惨的一直跌幅超过了45%,可是他这两年一直放在那里,从来不操作,现在不只是回本,早就获利20%以上了。怎么会这样呢?”

    和江涛一样的投资者相信不在少数。这些投资者都喜欢短线交易,进进出出热闹异常,结果只是费力不讨好,白白交了多笔申购赎回费。

    对投资基金的人来说,一种尴尬的局面不可不防,那就是基金赚钱你却亏钱。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就是投资者不明白基金投资赚大钱也要坚持长期持有的策略。前面我们说过,在投资中,我们的想法并不能带给我们成功,只有“持股不动”才能使我们获得巨大的收益,基金投资也是如此,只有在一段时间内持有它才能获取足够的收益。

    掌管麦哲伦基金的彼得·林奇,被称为“投资界超级巨星”。13年里,他创造了报酬率高达2703.12%的成长纪录,年复利增长率为32%。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就在彼得·林奇掌管麦哲伦基金的时候,许多投资该基金的人却是亏钱的,而且还为数不少。
>>>点击查看《一本书读懂投资理财学》最新章节